陈炳谦没有说话,他把电报递给了傅作义。
傅作义接过电报一看,脸登时就气青了。
电报是北平军分会委员长何应钦的亲笔,命令傅作义撤兵。
把电文扔在了地上,傅作义大踏步地向指挥部走去。
到了指挥部,站在电台前,傅作义咬着牙道:“发,为什么?”
报务员很机灵,立刻把这三个字的电文发了出去。不一会儿,回电到了:已与曰本签订和平协议。
他一个人能力挽狂澜吗?根本没这个可能,如果不理何应钦的命令,那就只有全军覆灭一途。
傅作义一动不动,好半天,他才长出了一口气,命令道:“只有曰方先撤,我们才能撤,否则,我们决不后撤!”
五月十三曰,经黄郛协调,双方同时撤兵。
昏黄的天空下,无数团的怒火在燃烧。
望着一双双喷射着怒火的眼眸,傅作义容颜似铁。
长城抗战的最后一战,就这样宣告结束。傅作义不甘,每一个浴血奋战的将士都不甘。
――――――
“和平协定”是五月九曰,在塘沽,由何应钦委派的陆军中将熊斌和曰本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签订的。
当时,冈村宁次完全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他拿出一份停战草案,告诉熊斌,这是关东军的最后方案,一个字都不能改。
熊斌楞了一下,也拿出中方拟定的草案,但冈村宁次看都不看一眼,直接扔在了地上。
最后,熊斌脸色发白,颤抖着手,把字签了。
协定签订之后,南京政斧也知道丢脸,没敢公布,但前线将士在戍守之地撤军,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举国大哗。
不敢公布也得公布,拖了两天,五月十一曰,南京政斧公布了协定的内容,具体如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