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曰,北平,蒋介石亲自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
吉鸿昌代表黑神军也应邀参加。
不论是对吉鸿昌,还是对黑神军,蒋委员长恨的那都是丁丁的,但再恨,这个邀请他也得发。
这一来是伟大领袖的胸怀所必须的,二来是即将就要爆发的大战需要黑神军。
蒋委员长容光焕发,当了这么多年的领袖了,这几天毫无疑问是最风光的,自然也就是心情最兴奋。
除了这些,还有件事令蒋委员长也是兴奋之极,那就是海内外的捐款源源而来。
捐款,那真可说是潮涌而来,就这几天的功夫,就超过了三千万。
三千万,国民政斧一年的总税收也不过才十六亿左右。看这架势,好一好,都有破亿的可能。
会议一开始,就起了一些小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战略选择,也就是这一仗要如何打的问题。
二十九军自然是主角,分歧就是由二十九军的参谋长张樾亭和副参谋长张克侠引起来的。
张樾亭主张在长城、张家口、平津和保定,由北至南部署四道防线,而张克侠则主张游击战法,放弃城市,部队化整为零,让曰军疲于奔命,然后从中寻找战机歼敌。
蒋委员长最推崇的就是德国人,买德国武器,请德国顾问,自然而然的,对德国的整军布阵之法也是推崇之极,而张樾亭的战法就是典型的德国战法。
张克侠的这一套怎么听怎么像[***]的论调,所以,毫无疑问,蒋委员长支持张樾亭的战法。
理论上,宋哲元是支持张克侠的,因为韩立洪给他仔细讲解过。
由于武器上的差距,这种战法的伤亡极重,和曰军的伤亡相比,最高可达二十比一,平均也有五比一。
但是,打游击战,那就不一样了。
这种十余万的正规部队化整为零打游击战,曰军过多,那就避开,而只要能吃的下,那就抓住机会,集中兵力歼灭之。
这种战法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知易行难,要宋哲元打这种仗,他心慌,一点底都没有,而且也极不习惯。
最后,理所当然地采用了张樾亭的德国战法,但实际上,是两种战法兼而有之,因为游击战法由[***]担纲了。
“世五,这次要有劳你们了。”目光落在了吉鸿昌的脸上,蒋介石面无表情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