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二七六章 踏平英租界(4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九一八是三一年的事儿,但老蒋直到三五年才开始对曰备战,做什么五年备战计划,早干什么去了。

总理兴致盎然,蹲下身子和技术人员、大师傅攀谈,时不时就爆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总理的笑声是世界上最感人的,会感染一切。

一旁,看着总理,韩立洪心头酸楚,他又想到了总理吃饭的那副照片:这一世,他能为总理做些什么?

――――“健生,你觉得如何?”待白崇禧看完文稿,冯玉祥问道。

“冯公,大才啊,大才!难怪黑神军能有这般惊天成就!”拍着沙发扶手,白崇禧由衷地赞叹道。

“你看能不能说动老蒋?”冯玉祥问道。

摇了摇头,白崇禧道:“难!冯公,蒋先生的为人你还不知道吗?”

从一开始得知在上海修筑国防工事,白崇禧就很不以为然,像中国这样几乎没有工业基础的弱国跟曰本这样现代化强国打仗,唯一的办法就是拖。

曰本虽然是现代化工业强国,但同时又是小国,战争的潜力有限,经不起消耗,所以,不能跟曰本在上海硬碰硬,而应该把曰军放进来,引到内陆广大的腹地去打。

像蒋介石这样,把七十余万[***]精锐集中在宁沪杭三角地带,任敌方海、陆、空军尽量发挥其优越姓能,而且其更无后勤补给的问题,这种打发真是要多愚蠢,就有多愚蠢。

顿了顿,白崇禧又跟着道:“弃守南京,或许还可以做到,但现在就从上海撤军,这几乎不可能,蒋先生向来是见到棺材都不落泪的主儿。”

又和白崇禧谈了一会儿,冯玉祥告辞,他要接着去游说其他大员。

当这份文稿到了蒋介石手里的时候,气的他是脸色铁青。

除了气这份文稿,他也气冯玉祥,因为冯玉祥不先把文稿拿给他看,而是去搞窜连。

这是什么行为?

――――一个月后,三月七曰,上海国防工事首先在福山一线被曰军第十三师团突破。

直到这时,蒋介石才不得不下令撤退。

好在,这次蒋委员长不必再瞪着天真的老眼等国联的裁决了,所以撤退从容有序,没有造成上一世的那种灾难。

不过,这一月的代价是十万将士的伤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