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二九九章 建国方略(4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而且,通过农村银行,又可以把范围内的村子组织在一起,这样,农民就有了更加强大的力量和话语权。

农民历来是为国家做的贡献最大,却又是最弱势的阶层,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即便地方政斧不公不义,但想要动农民的利益也难。

农民稳,国家就稳,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至少五十年,这一直都将是中国的现实。

对商,韩立洪主张建立各行各业的商会,并赋予商会真正的权力,使之可以在国家律法允许的范围内抗衡官员,甚或政斧滥用权力的行为,保证他们只要正当经营,就不会受到干扰。

在赋予商会权力的同时,商会也要承担责任,比如对国计民生影响极大的囤积居奇的行为,就要由各行各业的商会负责管理。

当然,如果它们管不好,随之就是政斧的雷霆手段,而且,后果要由商会相应承担。

谈到商,总理问道:“立洪,你对苏联的国有化怎么看?”

韩立洪道:“苏联的国有化是计划经济,美国的私有化是市场经济。抛开意识形态不论,这两种经济制度各有优缺点。”

总理听的很仔细。

“一种经济制度的好坏,实质上,就是整合匹配国家资源的效率问题。哪种制度整合匹配国家资源的效率高,那种制度就好,就是优越的。”

“计划经济是行政指令决定一切,市场经济是供求关系自动调节整合匹配国家资源。计划经济全国一盘棋,组织力是市场经济国家比不了的,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如果决定正确,其效力要远远强于市场经济。但是,如果政策制定失误,也会得到执行,危害同样是市场经济国家比不了的。”

这时,总理问道:“立洪,你更看好哪一种?”

韩立洪道:“先生,实际上,区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还不是组织模式,而是需求模式。市场经济是真实的需求推动的,而计划经济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创造需求,很难反应真实的需求。”

显然,韩立洪不看好计划经济。思索片刻,总理道:“事情都是人做的,立洪,可不可能把两种经济制度的优点结合起来呢?”

总理就是总理,韩立洪道:“先生,计划经济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民生上面,所以,这方面可以用市场经济来搞,而其他方面,比如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要抓在国家手里,再比如涉及民众整体福祉的东西,如教育、医疗也要以国家的力量来做,不能放任给社会。”

顿了顿,韩立洪又道:“先生,意识形态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国家强盛,让百姓安家乐业。当意识形态对此有促进作用时,我们就要意识形态,但不需要时,就要避免让意识形态影响到正确的决策。[***]讲究公平,但公平永远是相对的,如果追求公平会影响到国家的富强,那么,就要适当放弃一些这方面的追求。”

点了点头,总理又问道:“立洪,吏农工商,你为什么把工人阶级给漏掉了?”

这真是个难题。

工人是永远也干不过资本家的。

美国的工会很强大,各种福利一直高涨,福特汽车公司破产就是让工会给逼的,但没多久,工会就没什么脾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