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新建的保定,最大规模的工厂不是别的,就是生产这种马车的,一辆顶级的马车比一辆美国产的庞蒂克轿车都贵。
燕京城是一座纯粹享受型的城市,而且是绝对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心理的城市,这使得很多初到燕京城的人,都感觉京城跨越了满清,似乎是直接从明朝鼎盛时期过来的。
燕京城,迷人极了,但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样的燕京城既是韩立洪可劲搂钱的温柔大耙子,更是重建民族传统自信的利器。
文化这种东西,尤其是艺术,说穿了,都是那些闲的蛋疼的人弄出来的玩意,是那些生活极度闲适的人的高雅品位。
所以,尽管时间还不长,但聚集了整个中国的精华,燕京城的人文气息极度浓厚。
面对这样的燕京城,不要说是现在的西方,就是六七十年后的西方,那也是垃圾。
那些从上海,或是留洋回来的时尚一派,到了京城,很快就会觉得自己变成了可笑的土鳖。
在京城,穿西服打领带,小头抹得倍亮,这都没什么,但若和中国人说话拽洋文,或是动不动就洋人如何,那立马就成小丑了。
这是强势文化的心理自信。
上一世,曾经有人说过,什么时候小孩子要学乐器,父母让孩子学的不是钢琴,而是二胡的时候,那中国就真的崛起了。
韩立洪原本以为这很难,但他没想到,竟是出乎意料的容易,而且,在文化自信回归的同时,也没有矫枉过正的毛病,没有出现固步自封,贬低西方文化的现象。
当然,个别的不是没有,但那远那不是主流。
马车里的客人是王淦昌。
老实说,韩立洪对这个大师那个大师,恭敬都很有限,但对王淦昌这些科学家,那绝对是没说的,他们很多人来韩园不需预约,随时都可以。
至于待遇什么的,根本不用提。
对王淦昌这些人,韩立洪就好像是亏欠了儿女的父母,有一种很强烈的补偿的心理。
王淦昌很年轻,只比韩立洪大几岁,他们早就成了朋友。
韩立洪一直再等王淦昌来,但他不知道要等多久。王淦昌就是王淦昌,没让他久等。
王淦昌来韩园,韩立洪从不迎接,两人都很随意,朋友之间的那种随意。
坐下之后,王淦昌没说话,他从皮包里拿出了一叠资料放到了桌子上,然后神色郑重地道:“立洪,我有一个建议,我认为我们应该着手研究原子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