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政斧没钱了,向西方借,条件之苛刻,叶利钦再也不敢答应了。
俄罗斯和西方的蜜月期早就结束了,西方把羊皮扔了,向俄罗斯露出了狰狞的面容。
这会儿,西方正在跟俄罗斯较劲,逼迫俄罗斯屈服。
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早就垂涎已久的西方大油气公司个个摩拳擦掌,希望可以参与分蛋糕,但是,固执的俄国人坚持其私有化必须由俄国私有企业进行,以保证政治势力可以顺利地把国有财产放入私人的口袋。
现在,石油价格偏低,而俄罗斯开采石油的成本又太高,再加上看死了俄罗斯资金不足,认为那些俄国公司迟早要向西方大公司求救而最终成为这些公司的俄国代理人。
向西方借不到钱,没办法,再弄不到钱,政斧就要关门,所以,只有卖东西了。
中国这次来俄罗斯买东西,闹的很不愉快,很多股东不愿意买,认为是赔本的买卖。
国家的战略姓投资可以不计盈亏,但不能由他们来承担损失,最后,经过激烈的争论,中央政斧妥协,这笔买卖算在中央政斧名下,盈亏都由中央政斧独自承担。
当然,不是所有的股东都如此斤斤计较,也有一些股东站到了中央政斧的一边,愿意承担其盈亏。
俄罗斯太缺钱了,这次要卖很多东西,其中,最大的一块是七个油气田。
大拍卖厅里,气氛很是冷清。
其他的东西还有一些竞拍的意思,但轮到最大的一块,那七个油气田时,竟然只有中国出标。
西方不出标,和中海油、中石油那些反对竞标的股东都是一个原因,就是石油价格低而这些油气田开采的成本太高。
一句话,赔本的买卖。
再者,西方掌握着世界,不需要像中国这样进行战略姓投资。
毫无悬念,七个油气田落进了中国的手里。
――――
国家完成了实质统一,政斧构成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国家最高首脑由内阁总理变成了中央政斧主席。
各省的最高首脑是省长。
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是政务院,政务院分内院和外院,总计由二十七人组成,其中内院九人,外院十八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