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

第八十五章 团结就是力量(2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经过磋商,孙绍支持了孙登三万石稻米,足够他一万大军吃到长沙的,然后又支持了宗预三万石,并且派船给他们,先由海路运到南海,再从南海登陆,溯漓水而上,经由灵渠转湘水,直奔长沙郡。这样的安排也就是孙绍这种脚踏吴蜀两条船的人才能办到,否则的话,这批稻米不是被蜀军截了,就是被吴军截了。

送他们离开之前,孙绍再三关照,希望他们回去之后花点心思劝各自的大王消消气,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闹出大干戈。诸葛恪和宗预连连点头,拜别而去。宗预临走时,进宫向王后关凤辞行,关凤又送了他一份礼,另外给了一万石米,还有满满一船的宝石、孔雀翎、象牙等扶南特产,宗预高兴得眉开眼笑,欢天喜地的拜别而去。

与此同时,孙绍让夏侯徽亲笔写了两封信,一封以他的名义写给天子,在报功的同时,请天子出面调停吴蜀之间的争端,重新发起西征的计划,一封以夏侯徽的名义写给皇后曹节,对她说,孙绍是真心拥戴皇室,希望天子能站出来主持大局,越国一定不遗余力的做天子的坚强后盾,希望皇后能劝说魏王一起行动,维护天子的尊严。

同时附上的,还有一份长长的礼单。

两封信在共和四年的腊月初到达洛阳城。

丞相杨彪接到消息,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宫中,他已经八十三岁了,可是精神还很好,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嗓门响得天子都嫌震耳朵,一点也不象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一见面,杨彪就躬身施礼,高声道:“贺喜陛下。”

“我有什么好欢喜的?”天子笑着抖了抖附在后面那份礼单,半开玩笑的说道:“就因为这份礼?这些东西虽然不少,可是和孙卿这次所得相比,实在是寒碜得很啊。”

杨彪摇摇头,笑了:“陛下,臣贺的不是这份礼,而是越王殿下的心。他如今虽然拿下了扶南,实力猛增,已经超过了吴蜀两国,能和魏国抗衡,可是他的心里还有了陛下,这才是最难得的啊。”

“是啊,是啊。”天子欣慰的连声道:“说起来,他现在的疆域可比我大汉小不了多少啦,有这样的实力,还能对我这个天子这么恭敬,的确难得。丞相,他要我出面调停吴蜀的纷争,你看可行否?”

“可行。”杨彪不假思索的说道:“而且势在必行。”

天子没吭声,淡淡的笑着,听杨彪解释。

“陛下,弭兵之后,天下太平,吴蜀再次战事,到现在也没有向朝庭通报,分明眼里已经没有朝庭。”杨彪收了笑容,脸上带上了些许煞气:“四国之中,这两国实力最差,他们都这么嚣张,如果陛下不能予以惩戒,那陛下的威信何在?以后魏王还能再听陛下的旨意吗?”

天子苦笑着点点头,这样的道理他不是不懂,可是要想调停必须要有实力才行,就他这些人,恐怕连洛阳城都出不了,吴蜀谁也不会听他的,与其说了没人听丢脸,不如装聋作哑,吴蜀不来汇报,他也装不知道,混一天是一天。

“现在有越王上书请陛下出面调停,是表明他的眼中有朝庭,只要再说动魏王,那么吴蜀就不敢不听了。事情成了,是陛下的荣光,如果不成,那越王和魏王必然不肯善罢干休,以他们的实力,荡平吴蜀还不是一举成擒的事情?”

天子嘴一撇:“越王还给皇后写了信,希望皇后出面,请魏王予以配合。不过,我对魏王能不能配合没什么信心,也许他正在看我的笑话,也许他正在磨刀霍霍,就等着吴蜀打得两败俱伤,他好趁虚而入,当此之时,他会站在我的身后?”

“关键就在这里。”杨彪虽然说得气宇轩昂,可是心里也没底,能不能说动曹艹是重中之重,孙绍给皇后曹节写信,想必也是看出了这其中的关键。不过,他看起来还是很有把握的:“陛下,有越王出面,这件事已经成了一半,有他牵制魏王,魏王纵使不愿意真心为陛下助力,想必也很难渔翁得利的。越王既然已经提议,陛下何不将越王此信公行于天下,借天下人心助他一臂之力。天下望安,希望吴蜀开战的人毕竟不多。”

“也只能试试了,但愿他能说动魏王。”

天子底气严重不足。上次孙绍提出由朝庭出面召集魏蜀联合出兵西凉,重夺西域,没想到扯皮扯了两年,最后还是不欢而散,把太尉贾诩搞得很失望,郁郁而终。

“陛下,越王这次征服扶南以及南海万里海疆,是不是又该奖赏了?”杨彪提醒道。

天子皱着眉头,伸出一只白晳的手指挠了挠眉梢:“怎么赏?他已经是王爵,再升,只能我将这天子之位让给他,他现在是扶夷大将军,再往上升,就是大将军,他愿意来洛阳任职吗?”说到最后,天子忍不住笑了起来,只是笑容中更多的是苦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