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我看就这人做第一名吧!”郭嘉从试卷中挑了一份道:“此人不光文笔出众,还言而有物。他提出的几点漏洞,都有办法附上,比其他几份略强些。”
“能得奉孝赞赏,看来此人应该不凡!”刘璋接过试卷,翻到考生的姓名、籍贯,读道:“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竟然是他?难怪有如此文采!”
见刘璋满脸惊喜之色,郭嘉笑问道:“主公知道此人?”
“当然知道!”刘璋道:“此人也是荆襄才子,虽不如卧龙、凤雏,但比起石韬、孟建也不逞多让!荆州有传言道: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说的便是此人!”
“此人竟有如此之名?恭喜主公又得一大才!”听了刘璋的话,郭嘉也满脸欣喜,谁也不会嫌人才多!
反正也不知道该让谁第一,刘璋决定先看看这些人中,有没有出名的人物。继续翻着试卷,考生的姓名、籍贯一一印入眼帘。第一个被刘璋看中的考生,竟然是马良的弟弟马谡!不过,既然马良出现了,马谡自不可少,最让刘璋兴奋的人是另一位大才!
“蒋琬将公琰?!”看着试卷,刘璋的手都有些颤抖。蒋琬方正威重,是继诸葛亮之后的蜀国丞相,其能力或许不如诸葛亮,却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接着,刘璋又打开了另外一份试卷,上面赫然写着南阳郭攸之!
“主公又发现了人才?”见刘璋脸上的惊喜越来越盛,郭嘉与贾诩面面相觑。
刘璋没有回答二人,而是笑道:“这次科举,蒋琬为第一,马良为第二,郭攸之为第三!”
“这…”郭嘉犹豫了一下问道:“主公,蒋琬与马良不相上下,您这么排,我们没有意见,可马谡的答卷还在郭攸之之上,您这么排就有些不妥了!”
“没有不妥!”刘璋笑道:“郭攸之的文笔的确不如马谡,可他的策略都是实干之策,没有华丽的篇章,却充满了朴实,我军正需要这种人才!至于马谡,虽然言之凿凿,但不可行之处太多,以他的能力,还需要多加磨练才能大用。否则,他的成就顶多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既然主公已有定论,我等自然遵命!”郭嘉松了松肩膀笑问道:“是否就按照这样的排名公布?”
“是!”刘璋道;“立刻通知这些通过考核之人,三曰后,在秦公府邸觐见!”
“属下明白了!”郭嘉与贾诩抱着试卷离开了,按照刘璋的吩咐,他们将这些通过考核的试卷誊抄、存档,还与名次一起贴出去,让众人心服口服。
国子监门口人山人海,如同后世的高考一般,所有学子都汇聚在此,等待着最后的通知。待典满将榜文挂上,众人立刻围了上去。千年科考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一些没能考上的人,竟开口说科考不公平,特别是一些儒生。
“的确不公平!”一对兄弟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弟弟一脸不满的发着牢搔。
“不得胡言乱语!”年长的哥哥看了看四周,两条白白的眉毛纠在了一起,他看着自己的弟弟说:“秦公选士自有标准,你看第一名蒋琬的考卷,虽然他的答卷与我相差不大,但实行起来,却比我的方法简单!由此可见,秦公最在意的还是实干!”
“我没说你,我说的是我!”弟弟皱眉道:“那个郭攸之,凭什么排在我前面,我看了他的文章,不过尔尔!”
“的确如此!”哥哥有些不解的说:“以秦公一贯的做法,的确有些不同寻常!”
“会不会秦公认识郭攸之,才给了他第三名?”弟弟皱着眉头,他出身荆襄,这种事见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