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翻的卡车的上部对着一连的阵地方向,油箱在另一侧,要想击中油箱,必须要击穿车厢上的木板。一般的枪支要完成这个任务可能要费些时间,不过这可难不住14.7mm口径的高射机枪。
机枪手略一瞄准,扣下了扳机。
“咚、咚、咚。”随着一阵好似密如急雨的细碎的战鼓声的枪声响起,遮挡住油箱位置的车厢板立刻变成了随着这“战鼓声”起舞的纷飞的白色木屑,那里的车厢板几乎瞬间就不见了踪影,卡车油箱完全暴露出来。
油箱那薄薄的铁皮毫无疑问是阻挡不住高速飞行的14.7mm穿甲弹的,只见火光一闪,一大团火球猛然腾起,卡车和正在试图推开它的坦克瞬间就被这一团火焰笼罩起来。
烈焰中,那辆t-18嘶吼着推开了燃烧的卡车,带着一身火焰冲了出来。
只不过,这时t-18的坦克手已经无心再寻找攻击目标了,坦克上的汽油箱很快就会被引燃,接下来一定会发生爆炸,再不跑,车内的两名乘员都会被活活烧死在坦克里。
可是外面并不比里面安全多少,两人刚刚从火焰中跳了出来,他们的身体就向被疾风吹断了枝干的小树,在十几发高射机枪大口径穿甲弹的打击下,两人的半截身体就飞到了一边。
负责押运的苏军这个步兵营隶属于远东步兵第二军,这个军在中东路时配属在滨海边疆区,他们见识过东北军的战斗力,对于中[***]队很是看不起。加上这一次自从越过唐努山以来,并没有遇到中[***]队的任何抵抗,这更让他们认为中[***]队不堪一击。因此,一路上防备相对要松懈很多。
在猛烈火力突然打击下,毫无准备的苏军立刻乱成一团,苏军营长有心想要指挥部队就地抵抗,可是对方的火力十分猛烈,根本无法聚拢部队,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
见苏军混乱异常,负责截尾的三营方向首先响起了冲锋号声,紧跟着在伏击圈中段的二营也吹响了冲锋号,从两个营的阵地上爆发出猛烈地喊杀声,不过那里的枪声和炮声也明显地减弱了。
如果是在内地和国内军队作战,对方在遭遇到突然袭击,兵力火力又处于绝对劣势之下,在发起冲锋后,对方在慌乱之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部队都会立刻溃逃。
可是,仅有着内战经验的这两个营长,这次选择发起冲锋的时间却有些不妥。
苏军不仅没有如他们想象的那样开始溃逃,相反,却借着这两个营发起冲锋后火力大大减弱的机会,迅速组织起来,依托卡车和被炸坏的坦克,架起了m1910重机枪和德普转盘轻机枪,开始对冲锋的二、三营展开疯狂的射击。
德普转盘轻机枪在苏军里是作为班用机枪配置到班的,47发的超大弹容量,对冲锋的步兵威胁极大。
m1910重机枪,也是纳甘兄弟为俄[***]队研制的。使用的子弹和转盘轻机枪是一样的,都是7.62×54毫米M1908R带底缘枪弹,只不过,它是由250发弹带供弹,是放在轮式支架上,带有一个护盾。
二、三两个营虽然也配备了大量的zb-26轻机枪,可是以精准见长的zb-26,仅仅20发弹容量的弹夹和这两种轻重机枪相比,短距离对射中完全处在劣势,很快就被压制住。
苏军十几挺轻重机枪构成的火力网十分密集,在它们的掩护下,苏军步兵也纷纷从各自的掩蔽地爬了出来,用手中的莫辛纳甘步枪对冲锋部队展开射击,密集的弹雨让冲锋部队遭到很大伤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