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阎锡山,这是蒋介石想要用阎锡山来制衡宋哲武和张学良,更好地平衡北方的地方势力,杨永泰是明白蒋介石的意思的,在这一点上,杨永泰还很赞成蒋介石的决定。
对于蒋介石的问话,杨永泰略一思考,斟酌着说道:“徐永昌是找过我。我认为,徐永昌不计名利,确实难得。而且徐永昌所言不虚,阎锡山在山西经营多年,还是很有人望的,如果阎锡山复出,对于稳定北方局势很有好处。”
“不过,如果阎锡山复出,徐永昌在山西的位置会很尴尬,是不是把徐永昌调至中央任职?希望委员长能有所考虑。”
蒋介石摇头道:“徐永昌不能交卸全部职务,他的山西省政斧主席的职务还是要保留的。”
既然保留徐永昌的省主席,那就是说阎锡山是要出来主持晋绥军,有了阎锡山这个强人统领晋绥军,晋绥军虽然名义上仍由张学良管辖,可实际上将完全读力。而蒋介石不把山西省主席的职务给阎锡山,又可以让阎锡山在财政上受到制约,无法随心所欲地增强晋绥军的实力,保证不会再强大到足以和中央作对的程度。
应该说,蒋介石这么做确是一步妙招。
可问题是,不是省主席的阎锡山将以何种名义统帅晋绥军?众人都在等着蒋介石的下文。
“[***]在江西和鄂豫皖都闹得很凶,他们在北方也不安生,不仅在山西策动兵变,在陕西还有一个刘志丹。山西、陕西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以防共匪坐大。”
“我意在匪患猖獗的地方,设立绥靖公署,主持当地军务,负责剿灭共匪、绥靖地方,你们看怎么样?”
不等众人回答,蒋介石继续说:“临汾绥靖公署主任我建议由阎百川担任,主持山西、绥远军务;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由杨虎城出任。除了山西陕西,其它地方也要成立绥靖公署,这件事情就由军政部谋划,要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
“刘志丹在陕西闹得很凶,杨虎城要把精力主要放在剿匪上,我看杨虎城就不要再担任陕西省主席了。”
蒋介石停顿片刻,显然是有什么事让他有些拿不准主意。
“还有,阎百川就任临汾绥靖公署主任后,将统领除太原行署外的山西、绥远等地各部队,二十九军再留在山西多有不妥。而且,共党在阜平成立的匪二十四军郝光、谷雄一部,虽然主犯郝光、谷雄一等人虽已伏法,但残部还在太行山区流窜,命令宋哲元率部移防阜平剿匪。”
林蔚和何应钦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有出声。
他们都明白,这也是蒋介石要隔断宋哲武和宋哲元的联系,才以阎锡山不便于指挥晋绥军以外的部队为由,把宋哲元赶出了山西。其实在山西,还有孙殿英的四十师,可是蒋介石明显是有意遗忘了。
蒋介石又把目光转向杨永泰和张群。
“邵力子民国前就在陕西做过高等学堂教员,还和于右任一起办过《民立报》,和陕西人士很有渊源,省主席一职就由邵力子接任。”
邵力子是由杨永泰和张群推荐去北蒙任首任副主席的,可是中原大战时,被宋哲武借机赶了回来,又被蒋介石任命为甘肃省政斧主席。
现在,蒋介石撤了杨虎城省主席的职务,把和于右任关系良好的邵力子任命为陕西省主席,这样易于被陕西籍人士接纳,不会引起各方面太大的反应。而且,甘肃那里不仅贫穷,还有复杂的民族问题,实在不是一个好地方。邵力子能转任陕西,杨永泰和张群自然是高兴的。
特别是,他们已经明白了陈果夫的想法。陈果夫的最终目的,很可能就是看上了杨虎城陕西省主席的这个位置,这才煞费心机的阴了杨虎城一把。可没想到,陈果夫的算计却便宜了他们,这让和陈氏兄弟的cc系明争暗斗的这两位政学系领袖十分高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