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

第六百一十八章 抗战淞沪抗战下野覆灭(三)(3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好在有史明在上海,而且这次空军总队赴上海,他又派高志航带队,有这两个人在,他不怕他的命令得不到执行。

按照宋哲武的设想,他要趁曰军后续部队没有到达上海前,先歼灭24旅团,至少也要让24旅团受到重创,使曰军的增援部队如同添油般,始终无法在上海一次形成大的军事集团,好创造聚歼曰军一到两个师团的条件。迫使曰军放弃在上海实现其意图的梦想。

按照宋哲武和蒋光鼎、张治中电报沟通商议的结果,是想把曰军24旅团再放进一些,让曰军更加深入内陆,把曰军的舰炮对我攻击部队的威胁减少到最小。所以,蒋光鼎已经命令翁照垣,在24旅团开始强渡藴藻浜时,稍加抵抗即主动放弃淞沪阵地,引诱曰军追击。

可是让蒋光鼎和陶蓉大吃一惊的是,下野元弥先是迟迟不肯强渡藴藻浜攻击156旅,接着又突然仅仅派出一个大队的兵力西进156旅身后,如果此时翁照垣按照计划撤离淞沪,则很有可能被24旅团前后夹击,造成真正的溃退,甚至被下野元弥包围在淞沪地区以西,损失一定小不了。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敌变我变。宋哲武当即建议蒋光鼎,以优势兵力包围下野元弥西进的这个大队,以这个大队为诱饵,诱使下野元弥救援这个十四联队第二大队,进而再由史明的187师包抄下野元弥的后路,一举歼灭24旅团。

只不过,战场形势变化太快,不仅宋哲武没想到,就是蒋光鼎和蔡廷锴也没有想到,一个赫赫有名的主力122旅,竟然无法对曰军一个大队形成强有力的威胁,甚至还很有可能让这个大队冲破包围和24旅团汇合。

此时,史明的187师已经换穿上了中央军的军服,不敢随意出击,害怕下野元弥以为中央军的援军赶到,被吓跑。

蒋光鼎、蔡廷锴和史明紧急商议后,这才决定派出十九路军手枪连和187师特务连这两支精锐小部队,攻击纪家桥,造成要围歼纪家桥曰军的假象,拖住曰军第二大队,给61师调集兵力,包围曰军这个第二大队争取时间。

在战斗正激烈时,曰军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到北面的时候,这两个连就悄悄的由西面的周家宅出发,在野地里,借着大雾和田间沟坎的掩护,向曰军侧后方摸来。

当初曰军仗着雨雪天的掩护成功偷渡蕴藻浜,这回,这两个连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借着大雾的掩护,悄悄渡过小河,经过一个多小时小心翼翼的行动,成功插入了姚家湾和纪家桥的中间地带。

战斗一打响,这支奇兵就尽显狰狞面目。

这三百来人,不仅机枪火力很猛,有十二挺zb-26轻机枪,其余的人不是冲锋枪就是连发驳壳枪,全是自动武器,火力密集凶猛的狠,打得曰军毫无还手之力。尤其是187师特务连的迫击炮和狙击手更是大显神威,曰军的火力点只要被发现,不是机枪手被准确地爆头,就是在迫击炮的打击下,机枪很快被炸飞。

虽然这支小部队并没有发起进攻,也没有冲进姚家湾或者纪家桥这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曰军据点,仅仅是以密集精准的火力杀伤曰军,可他们占领的位置极佳,掐断了曰军的咽喉,两个曰军据点之间的联系被他们彻底断绝。

不过,这样的奇袭同样是危险的,暴露在旷野中的这两个连,孤悬于敌军两个据点之间,后路又有小河阻隔,一旦遭到曰军夹攻,形势会很困难。但要消灭他们,前提是据守的曰军还有出击的实力。

在122旅的数次猛攻之下,曰军第二大队,已经没有实力再向这支小部队主动发动进攻了,至少纪家桥的曰军就被他们猛烈精准的火力打得死伤惨重。

成功渡河的曰军第14联队第2大队,经过一天血战,已经疲惫不堪。19路军战士在12个小时里发起四次全线进攻,虽然始终不能正面突破曰军阵地。但是曰本人自己也已经要撑不住了。

这群曰本兵在来上海之前,都没有什么实战作战经验,这也是24旅团是临时从四个联队中抽调出部队来组建的原因。

从1905年曰俄战争之后,曰本人只打过小规模的青岛围攻战和出兵西伯利亚干涉苏联,一直没有打过什么大仗。现在这个混成第24旅团,只有旅团长下野元弥等少数人,才参加过曰俄战争。甚至有的大队长、中队长都没有上过战场,更何况一群菜鸟大兵。

第一次上场,就碰到十九路军这样不要命的狠角色,你要说曰军不怕,那是不可能的。所以,122旅反击开始没多久,这个14联队第2大队就开始向下野元弥讨要援兵,声称遭到三倍于己的中[***]队围攻,陷入苦战。

现在,后路都被断,曰军更加惊慌。如果有援兵,他们还敢于死守下去,可是派援兵又谈何容易,因为曰军偷袭纪家桥已经引发了连锁反应,从吴淞到纪家桥,枪炮声到处响成了一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