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兵主

六十九章 商业会议(2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些野人砸吧砸吧嘴,站起身来向郑玄行了礼,三三两两走到一边,用不甚纯熟的汉语,交流起来。

他们一个个高大壮硕,脸上、手上还有浓厚的茸毛,却穿着学子服饰,谈论学问,刘渊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摇了摇头,刘渊走上前,对正在翻看书籍的郑玄行了个礼,道:“康成公,学生刘渊拜见。”

郑玄抬头一看,脸上露出一个笑容,道:“侯爷来啦,快坐快坐。”

“不知侯爷来此,有何要事?”

刘渊转脸看了看不远处五个一群,三个一堆的厄洛斯人,不由笑了笑,道:“学生此来,其一是想看看厄洛斯人的教化程度,问问康成公是否有什么要求;二来想与康成公商量点事。”

郑玄放下手中书籍,笑道:“哪里有什么难处。这些厄洛斯人虽然野姓难驯,但对于学问之道,却是特别渴望。老夫教授他们才几个月,一个个都已经学会了汉语交流,时不时还能引经据典,驳斥他人,呵呵...”

“这是康成公教导有方,若是由学生来,说不定他们都暴动了,哈哈...”

“学生如今忝为幽州刺史,为幽州百姓计,想要建立一套教育体系,还得康成公帮忙才好。”

“哦?建立教育体系?”郑玄闻言,眼睛一亮。汉朝的教育体系十分杂乱,而且大部分是为世家大族服务,普通百姓基本都是文盲。郑玄身为大儒,如何不知其中弊端?如今刘渊提出建立教育体系,由不得他不心动。

“对。按照学生的想法,这套教育体系分为四个阶段,两个部分。”

“第一个阶段,是乡村小学。在各个村落建立学堂,普及启蒙知识,时限三年;第二个阶段,是镇级中学。每个镇都要建立一所中学,小学三年合格毕业者,就能升入中学,继续接受深层次教育,限时三年;第三个阶段,县级高中。每个县都要建立一座高中,中学三年毕业合格者,就能升入高中,接受更深层次的教育,限时三年;最后一个阶段,在州府设立大学,接纳教育高中毕业合格者,限时三年。”

“各级学堂的院长,其位同各级官员。譬如小学院长,俸禄地位就与村正相当;中学院长位同镇长,高中位同县令。”

“两个部分,是为文武。文部为帝国培养文官,武部教授武艺兵法韬略,为帝国培养军官。当然,文部学子也要略涉武事,毕竟,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身体强壮,精神就好,精神饱满才能为国家、为百姓做更多的事;武部学子也要学习文化,我可不想武官全是莽夫。”

郑玄听完后,陷入了沉思,右手无意识的敲击着案桌。

“侯爷高论,老夫佩服!”郑玄思虑片刻,脸上呈拜服之色,他叹道:“老夫辞官之后,一心致力于传道授业,然则总觉力不从心,却是无有政斧支持的缘故,如今侯爷全力支持教育,更拿出一套滴水不漏的系统,郑玄欣喜,愿出一分力气,支持侯爷。”

刘渊闻言大喜,道:“既如此,学生恳请郑公担任幽州大学首任院长,请郑公不要推辞。”

“老夫应了,”郑玄欣然答应,转言道:“侯爷这套教育体系,打破了门阀观念,恐受指责,侯爷须得小心才是啊。”

“哈哈,我刘渊受到的职责不少啦,多这一样不多,少他不少,哈哈...不过教育系统庞大,幽州教师太少,还须得郑公出手,方能成功啊。”

“侯爷放心便是,老夫别的不多,学生倒还不少。待老夫书信些许,将闲赋在家的学生都招来,为教育贡献一分力量。”郑玄说着,脸上闪过一抹自得。确实,郑玄身为海内大儒,几十年来,教导过的学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除去一部分被朝廷征辟做官的,还有好几百闲赋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