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第二十六章:钢铁基地(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技术确定下来后,周铁名要做的就是把规模扩大,并且不断的改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因为邯郸将成为重要的钢铁基地,所以安全也至关重要。姜城从颍州匆匆赶来,设计出了一个十八个角的棱堡。

棱堡要造得大,突出的角自然就要多。

邯郸需要许多劳动力,建堡要人,冶炼钢铁也要人,开矿更要人,同时运输钢铁也要人。

拉起五万二线部队更要人。

邯郸有十三万人口,远远是不够的,估计需要达到五十万人口才够。所以商行已经开始在河南各地招募流民。

这些工作都有下面的人员去做,没赵岩什么事。所以四月初,赵岩终于动身返回山东。

……

此刻赵岩已经是登莱总兵,山东巡抚朱大典也官进一级,成为兵部左待郎,不过却被调任成了庐、凤、淮、扬四府巡抚。

而颜继祖则成为新任山东巡抚,赵岩回山东时,朱大典已经离开了山东,前往江淮上任。

赵岩得知消息后,马上让人写了封信给朱大典。朱大典巡抚的四府,乃是赵岩未来的商业行动上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有人照顾自然是更好的。

一回山东,赵全开始向他详细汇报这几个月来的商行发展情况。

“前三个月,商行季度收入达到一百八十万两,其中玻璃镜方面入账一百三十万两,盐业上收入三十万两,其余二十万两为玻璃器皿方面的收入。目前财政结余为四十三万两。”赵全一一念道。

支出方面,主要投到了邯郸,邯郸一地就投入了八十万两银子,以保证能毫无阻碍的高速发展。

“棉布方面筹备得如何?”赵岩问道。

“山东这边的纺织厂已经开工了。松江府那边建了两百多座水力纺纱机(骡机),以及五百余座水力织布机,大概再过半个月就能开工。”赵全估计道。

“保密工作上做得如何?”赵岩继续问道。

“已经调了一千余人前去守卫,另外水力机械方面的工匠都在监视之中,一般来说出不了什么岔子。”赵全说道,“毕竟那些工匠也不知道其中的利润,现在更没人来挖墙角。”

“这还不够,最好能在松江府铸个棱堡,棉布就在棱堡里面生产。”赵岩想了想说道。

“老奴一会马上让人去办。”赵全记了下来,民间筑堡自守的现象在大明境内是很常见,官府一般都是不管,在松江府铸个堡一般没什么难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