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第五十章:预算(上)(3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通过商业赚取银子,然后调动大明这庞大的国力。大明本身就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拥有庞大的人力物力,只要有银子,就能够对这些人力物力进行调用。

若是穿越到三国那样的环境,就算商业活动进行得再多,也没办法调动多少人力物力,毕竟受到先天条件的制约。

大明是一个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家,不可否认的是,地主在生产组织上也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并且明代在对民间的管理上十分粗放,使得民间发展迅猛。但这种粗放,也让土地兼并毫无监管,再则对他国的占领能力变得极低。

例如安南(越南),大明打下安南后,却因为管理粗放而民变不断,从而撤了出去。若是管理严格,哪里会闹出那么多的民变,就算闹了民变杀了便是。安南唐朝时就是中国的领土,明代打下后却没守住,真是让人不知该如何说好。

各部门的高层汇聚一堂,开始商量这些银子的预算问题。

明年的商业投资将继续扩充,纺织业方面留着去年的230万两收益,继续扩大规模。海贸方面,大明这边留着200万两,曰本那边留着200万两作为周转之用。养殖业的那150万两收益,同时继续留着扩大养殖规模。

今年的财政收入的确是出乎意料,因此在造船方面,赵岩打算拨调300万两,明年将在松江建立一个大型的造船厂,并开工建造50艘1000吨级飞剪船,其余银两,用来招募船匠等等。

其余能调用的财政数目达到2000万两,而军费上,明年将有800万两预算,二线部队得支出300万两军费,而一线部队,也要100多万两的支出,另外海军再拨调100万两军费。再则明年还要和建奴开打,军费将增加300万两。

“造船、军费方面都是必要的项目,这些项目所需项目预算扣除之后,还剩下1200万两。”赵全说道:“必须改善一下运输,我们是靠经营生财,运输部现在运输能力很紧。”赵全说道。

“嗯!这方面的确需要改善。”赵岩点了点头,就造船上,也是为了增强运输能力,以便能进行更多的海上贸易,不过仅仅是为了生财,而改善运输条件,不仅在陆上的商业更容易进行,而且也便于军事调动。

赵全说话,其他部门的一把手自然没有意见了,赵全的地位在这个集团里可谓超然,大部分商业运作也都是赵全艹手。

商议之后,决定调拨200万两给运输部,用于道路修缮,以及运输马匹、车辆、江河船只的购买和建造。

屯田方面,则调拨200万两,用于训练青壮,修建棱堡。现在屯地的青壮都已不再训练长弓,而是转而训练火枪,对火枪的需求姓非常大,对火药的需求姓同样巨大,火药一般都是各屯自己用土法生产,再加上外运一部分,也就够用了。

只要在登莱各地都修上棱堡,赵岩也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敌人若攻入登莱,要想一个一个的拔掉这些棱堡,那几乎是不可能。

各个部门这么一分,也只剩下800万两了。

负责教育部的宋汶这时起身作揖道:“大人,我们现在有六十多万孩子还不能上学堂,教育上宜早不宜迟,今年财政宽裕,何不将教育普及下去?只要将教育普及下去,不出五六年,这些孩子就能成为我们未来的支柱。”

“师资可够?”赵岩问道。

“师资已是足够,去年我们教育部培养了两千多名教师,教学生拼音、数学已能胜任。”宋汶原说道,“我们可以先让男童入学,则十至十五岁的少年皆能就读,明年再加紧培养师资,两年内所有必然能让男女生源皆能入学,四年内我们可以把教育范围降至六岁,并且可以小范围内对百姓进行扫盲。”

“教育方面的确宜早不宜迟。”赵岩点了点头,就单单是军队方面,未来定然会朝着战争复杂化的道路发展,自是需要大量文化人员,“先谈教育部的预算吧!”

教育是一个勒紧裤腰带都要搞好的事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