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连船都还没有,海贸还是以后再谈吧!不过以后海贸肯定会对大家开放的。”赵岩保证道,对这些商人开放海贸还早了点。
“除了造船,还有养牛、养马、养骡这些路子,这些东西只要养出来,本官也是一律收购。”赵岩接着说道。
“将军说笑了,这些东西哪能发财啊!”一个商人讪讪笑道。
“大家随本官去看看便知。”赵岩说道。
“好,那便随将军去看看。”
赵岩带着他们来到了登莱大学养殖学院,登莱大学就坐落在赵家堡不远的地方,专门划出了两千多亩地作为学校用地。
初建的登莱大学较为简陋,很多设施还在建设之中。
赵岩给登莱大学的定义是一个研究姓质的大学,所以登莱大学里没有文学、艺术这些学科,这些学科在边上的师范大学。
目前登莱大学的其他科目学员都较少,都是一些秀才从头学起,而农业系的人则较多,专门研究农业。
农业系在研究上比较迅猛,主要是有先进的理论支持,杂交、嫁接之类的都有一个明确的理论。
同时在养殖和种植方面,则开展得比较早了,赵岩穿越到这个年代后不久就开始让人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这所学院专门培养养殖方面的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最优秀的养殖专家,采用目前最合理的养殖手段,如果聘用这里毕业的学生,养马的效益是精通养马者的一倍以上。”赵岩边带着他们参观学院里的事物,边向他们介绍道。
经过三年不断的经验吸收和改进,在养殖技术上,的确已经达到了这个年代的巅峰程度,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
这时赵岩带着他们来到了一个大池子,池子里面全是切碎的玉米全株,学院的学生正在往外面搬运。
这些玉米秸秆和玉米铲出来的时候,带着一股浓浓的草香味,看上去非常湿润,还带着一点点酸。
“这是干什么?”
商人们不解的看着这这个场景,赵岩解释道:“这是饲料青贮技术,可以让饲料保存非常久,经过青贮的饲料,牲畜不仅更喜欢吃,而且饲料的养分还会增加,也就是牲畜吃了长得更快。”
“有了这种技术,冬天不用怕没有饲料,牲畜到了冬天照样长膘。若是没有这种技术,牲畜夏天长膘,冬天掉膘。用了这种技术,别人掉膘,你的反而长膘,这一增一减,其中的好处可就大了。”赵岩介绍道。
那些商人听了惊奇不已,互相交流着各自的看法。
青贮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饲料储存技术,在中国是到解放后才采用,而在埃及,公元前就出现过,西方人在一两百年前也相继掌握了青贮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