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炮灰部队在约束下,却是十分好使,让第一营不必为善后的问题而分了兵力,更节省了时间。
二月二十五曰,经过一天半的行军,第一营终于来到了海州城下。海州的防御兵力,已经到达了八千人之多。
然而这丝毫无法阻挡第一营的推进脚步,第一营到达的当天下午,只是草草的造了一顿饭,赵勇就在炮兵营的配合下,对海州发起了进攻。
炮兵营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将海州的城墙炸出了一个豁大的缺口,同时将周围几百米内炸成了无人区。
随着赵勇一声令下,全副武装的八千炮灰部队,在督察队的监督下,如狼似虎的冲进了海州城。
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大的城池,里面的八千守军,哪比得上第一营统御的八千炮灰部队。
这八千炮灰部队,一律使用缴获的清军盔甲,加上辽东马匹甚多,人人行军皆有一匹马代步,而且走得不是很快,体力损耗根本不大。
反观城内的守军,很多都是无甲的汉兵和蒙古兵,装备上就已经是天差地别,再加上第一营的八千炮灰部队有督察队督战,那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
海州城的巷战一展开,便是一面倒的结果,城内的汉兵大量倒戈,蒙古兵也没有决死反抗的意志,加上骑兵营的围堵追击,到天黑前,城内的巷战已经基本结束,只剩下零零星星的残余清军等待解决。
而第一营在城外堵着三个门,根本就没有动,倒是负责在北门北部隐蔽的骑兵营,砍了上千清兵,还俘虏了五百多人。
就在第一营攻克海州的第二天,硕拖和济尔哈朗带领的三万大军,已经到达了海州以北百里之外。
当天晚上,一人骑着匹快马从北面奔来,快速的进了海州城外的大营,这人不仅骑着一匹,还牵着两匹。骑在马上的人,脑袋后面却留着一根小辫子,不过额头绑着一条红巾,一路上碰见哨卡皆是畅通无阻的通过。
“报告大人,多铎已于二月二十三举行登基大典,同时派出硕拖、济尔哈朗带领三万骑兵南下。”那人进了赵勇的硬仗,快速的禀告道。
“硕拖和济尔哈朗什么时候出发的?”赵勇问道。
“卑职出发时,二月二十三黄昏。”
赵勇连忙喊来参谋人员,第一营的参谋人员立即摊开地图,经过了片刻的计算之后,对赵勇说道:“营长,建奴的三万大军,明天就会到。”
“派一半斥候出去,对方圆三十里进行侦查,今晚加强警戒。”赵勇命令道,第一营、骑兵营和炮兵营都不习惯在城内驻扎,全部都没入城。
在城内驻扎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容易让士兵失去警惕,比城外更容易遭到袭击。
接着赵勇又把林毅和炮兵营的副营长找了过来,共同商议下一步的动向。
林毅得知情报,兴奋的摩拳擦掌道:“终于轮到我们骑兵营露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