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第一百二十三章:着书立说《工商规鉴论》(4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崇祯在圣旨里给赵岩盖了个‘与民争利’的大帽子,赵岩反盖一顶工商税‘流耗国本’的帽子。

并且大量举例汉、唐、宋三朝的税收制度,特别提及宋朝的商业繁荣程度,指责当前税收制度乃是‘千古谬象’,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轻商税资民利,全因开国之初的金银财宝大部分被蒙古人带走,市面上收无可收。

但如今形势不同,蒙古人的金银财宝大部分已经通过贸易回流大明,而且从海外更是流入了大量白银。

在这样的状况下,十税一已是不合适,造成严重的土地兼并等等现象。

如此痛斥一番,什么与民争利那便被反驳了,同时拒绝交出纺织机械。奏章中最后提及,若是崇祯肯改革商业税,那什么纺织机械便双手奉出,玻璃镜之事在末尾一笔不提。

让人润色过后,赵岩便让人将奏章发了出去。

接着赵岩在媛儿和莎莲娜的辅助下,开始著书立说了,莎莲娜在那学着媛儿磨墨,不过很快把脸上弄得像只小花猫。

媛儿有些好笑,她对莎莲娜并不排斥,以赵岩的身份,三妻四妾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了,莎莲娜就算是再勾魂,也是一个欧洲人,最多只能做赵岩的小妾。

赵岩答应过她,要给她一个名分,这个承诺让媛儿很放心,就算是张氏对颜玉瑶十分上眼,却也无法令她感觉到什么威胁。

也许这很天真,但这是对赵岩的绝对信任。

“媛儿,你说我写的这本关于工商发展指导,以及管理指导的书,该叫什么名字?”赵岩对媛儿问道。

“以前不是有一本叫《客商规鉴论》的书,那我们就叫《工商规鉴论》。”媛儿说道。

“《工商规鉴论》,呵呵!媛儿说什么就叫什么,那就叫《工商规鉴论》吧!”赵岩直接将名字确定了下来。

然后开始提笔书写《工商规鉴论》的大纲。

著书立说,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自然不可能他一个人去做,那自然是写个大纲,其他的让教育部的那些文儒大能去写。

《工商规鉴论》,主要阐述资本产业化的好处,异地贩运与生产投资的巨大差距,针对将银子进行库藏的利弊给与论证,并且要列出许多明细的生产投资方法与理念。

除了对商人的指引,还有对工商管理方面的建议和讲解,阐述商业税对国家的好处,国家的强盛又给个人带去的好处。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未来人们都知道的许多商业常识,例如流通的好处,以及工商业的刺激方法,管理方法等等。

至于那些举例历史现象的事情,则要交给教育部的那些人才去完成,赵岩实在无能为力,即没那个才华,也没那个时间。

赵岩让人重点例举王安石和张居正二人的变法行为,这二人的变法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重要变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