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第一百四十六章:这场战役代表民族(3 / 7)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至于冲出去,那就更不用想了,人家还巴不得他们冲出去呢!杨嗣昌可没自大到以为自己能战胜城外那八千山东骑兵的地步。

且不说什么士气与训练问题,单从那些骑兵身上的装备就能看出,那是精锐之师,穿上一身黝黑的板甲,那防护能力绝对强悍。

让杨嗣昌唯一安心的是,赵岩来清君侧只带了八千骑兵,另外只有一些炮手,也就是说,就算是他炸开城墙,也不太可能冲进来。

只要援兵一到……杨嗣昌这时心中也没底了,因为赵岩带的是骑兵。胜之可追,败之可走。要想把赵岩围歼在京城之下,貌似不太可能。

赵岩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而崇祯就在紫禁城内,一旦紫禁城失守,那么朝廷就败了,他也就完蛋了。

一时间杨嗣昌冷汗如雨,心中大叫失策!

慌忙之中,杨嗣昌连忙进攻求见崇祯。崇祯在紫禁城内听到隆隆的炮声,焦急在御书房内来回的走来走去。听见小太监说杨嗣昌囚禁,连忙将杨嗣昌传了进来,见到杨嗣昌便急问道:“杨爱卿,城外战况如何?”

“陛下,赵岩此贼火炮太猛,城头火炮全然不敌,城墙已经被炸出一个大洞了。然此贼只带了八千骑兵和几千炮兵,便是炸开城墙,也不太可能攻城。然京师已是危险之地,陛下还是快走,以免落于贼手。”杨嗣昌急道,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耗下去,但耗下去的前提就是崇祯逃出京城。

“朕岂能丢下京城百姓。”崇祯脸色巨变,想到他这出逃,今后史书上来上一笔,那他可就遗臭万年了,阴沉着脸对杨嗣昌呵斥道:“此事休提。”

“是陛下。”杨嗣昌连忙跪在地上。

崇祯长出了口气,对杨嗣昌问道:“援兵几曰后能到?”

“蓟辽兵马两曰后可陆续前来,宣大兵马七八曰后应该也能到达。”杨嗣昌预计道,“到时便可将此贼围于城下。”

杨嗣昌虽然觉得失策,但对于说出去的计策,却是不会打自己嘴巴,依旧坚持着之前的说词。

然而对于崇祯坚决不出逃的态度,却是感觉无比的棘手。若是崇祯出逃,他还有翻盘的机会。

但崇祯不逃,杨嗣昌感觉此局胜算不大,但总的来说,还能搏上一搏,只要各地援兵一到,还是有可能将赵岩击走的。

赵岩在城外炮轰了两天,一百门攻城炮接连开火,总算是在朝阳门此段城墙上轰出了一个缺口。

赵岩果然如同杨嗣昌预料的那般,在将城墙轰塌后并未冲锋,然而城内的官员们却都是一个个提心吊胆的。

两天内,不断有官员送信出城给赵岩。六部尚书中,除了杨嗣昌外,其余五人皆送信给赵岩。

同时内阁几乎是个个阁臣都送了信出来,纷纷向赵岩解释与清议和,限制各省百姓入山东乃是杨嗣昌的主张。

一个个都生怕赵岩进城后把帐算到他们头上,一个个都在信中对赵岩表示支持继续辽东作战,同时亦支持移民山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