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个士兵,对应十个辎重兵。既一个辎重兵,负责三个士兵的后勤运输,除了粮草之外,还有弹药、衣物等等。
部队集中作战时,辎重部队也集中一处,若是分散作战,自重部队也分出相应的单位跟随。一部分运着辎重跟在后面,一部分则往返上级辎重单位运输辎重,而上级辎重单位则前往码头等处往返运输辎重。
等以后铁路线搞定后,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
除此之外,赵岩还提出了山地部队的建设方案。
山地部队,在山地中作战,要面临严寒、交通不便等苦难,同时因为地形原因,部队不可能大面积展开。
因此,山地部队应该灵活小巧,又要有顽强的生存技能。
秦良玉的白杆兵因为长枪的巧妙设计,使得士兵可以在崎岖的山地中灵活行动,赵岩已经学会了这一套。
山地部队依旧是三十人为一排,一百人为一连,一个连当中十人为长枪兵,二十人为火枪兵。
也一样是六百人为一营,四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炮兵连装备的是一种重量减至一百三十斤左右的75毫米榴弹炮30门,射程只有四百米。
在山地作战中,兵力显然不可能展开,就算是敌人迫近,也没什么压力,长枪兵和火枪兵也可以在相对狭窄的地形中很好的抵御敌人的进攻。炮兵自然不需要打得那么远了,只要能把眼前的敌人压制住就可以了。
团级的山地部队,则装备了125毫米攻城炮和榴弹炮,主要是为了攻坚所用。
山地部队则没有旅级单位。
参谋部按照这个方案,正在计算目前的兵力和乡勇能编出多少个旅,赵岩则前往狙击学校视察。
走进狙击学校,马上就看到了许多士兵正正在打靶、伪装训练等等。赵岩一来,狙击学校校长马上前来汇报训练情况。
自从狙击学校开设以来,已经招收了将近两千名枪法不错的火枪兵,一律配备科技院研制的两倍瞄准镜。
新式火枪,在射程上达到七百米,有效射程达到五百米以上。根据狙击学校的校长反映,大部分士兵都能在使用两倍瞄准镜的前提下,精准的命中三百米远的目标,还有一部分在不用瞄准镜的情况下也能命中三百米远的目标。
到了五百米的目标,精准率就不是那么高了,但也超过了60%。
赵岩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心想这些狙击手可以派到战场上去实践了,练到这个程度也差不多了,现在就差经验了。
在学校里死练是总结不出什么经验的,赵岩的经验也不是很专业,总得通过实践来不断总结经验。
三百米远能准确的打死人就行了,狙击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般在上千米外进行,在上千米外甚至是两三千米外进行狙击的,那是特制的狙击枪,打击不是万分重要的人物就是敌方的弹药库、油料库什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