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则是被教育部要走,都调进师范学院学习,教育部要的人都是文化高的,那些文化不太过关的都丢给行政部和商业部了。
其他的部门也会来挑选人员,然后送入各自的培训班中。
在赵岩看来,官员也是需要专业姓的。
每一种官员负责的东西不同,上任前要学的东西也不同,只要官员能够专业,管理上也会越发精密。
今年来山东投奔的文人有增无减,这让赵岩十分得意,也算是看清楚了这个时代的文人集团。
这也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同样也是有一些气节存在的年代,很是矛盾。
有钱,能给人前途,那些文人就会为其效命。
会坚持底线的,也就是那么一小部分。那些没底线的,在赵岩的这个大熔炉中,也会强迫他们产生底线。
……以此同时,赵岩也在关注着崇祯的行动。
崇祯裁军的同时,崇祯算是铁了心要把兵马全部集中到京畿地区。整个大明的精锐官兵,都被调入京畿,很多都已经在路上了。
例如孙传庭,已经把陕西边军遣散大半,带着小半人马前往京畿接受整编。
而赵岩则是崇祯撤一个省份,他就派出一个省的武装警察,陕西的情况特殊,赵岩连忙第二师01、02步兵旅都调往陕西。
毕竟边疆还需要守卫,流贼还要镇压。其他省份有个五千兵力也就差不多了,两个步兵旅是需要的。
但山东却是空虚了。
虽然山东随时可以征召几十万人,但毕竟不是太正规。
目前来说,崇祯的部队还不足为虑,而满清也已经完蛋了,曰本更是臣服,山东周围也就没什么能够产生威胁的力量了。
而赵岩内部,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因为士兵支持他,谁敢造他的反?而且部下没有一个是权力集中的。
内部也没有丝毫的问题,只是防备还是要有的,再次扩军的议案又摆上了案头。
武警部队将扩编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个省,总共2.2万人。而福建是郑芝龙的地盘,郑芝龙已经全部掌控了福建的兵马。
崇祯各省都裁,唯独福建不裁,按照参谋部估计,崇祯和郑芝龙算是勾搭上了,在赵岩的压迫下,这两个难兄难弟,开始联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