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这个份上,蒙古人不想如此也只得如此,起码还有一线生机。
刘恒没有给蒙古人任何许诺,只是让蒙古人一天后来此投降,否则将继续发动进攻。
使者回去禀告后,第二天蒙古人如约而至。
在低沉的号角声中,蒙古人集结到了山东军五里之外,山东军派出一个旅,接受蒙古人的投降。
在各部落的首领命令下,蒙古人一个个放下了武器,接着被控制了起来。
当天,八万多蒙古人被关进了集中营。
就如何处置这些蒙古人,刘恒却是无法做主,之前赵岩给的指示,在当前的情况下又不适用。
于是刘恒又派出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山东回报河套作战的情况。
……此时已经是四月底,东三府和辽东的部分地区,已经将今年的冬小麦收了上来,今年随着施肥的增多,东三府和小麦普遍丰收。
在肥料上,今年的肥料厂已经开始加紧生产肥料,肥料厂目前生产的肥料是磷肥,用的是兽骨。
随着山东的养殖业发展,宰杀的家畜也多了起来,那些骨头全部被收上来,用来生产磷肥。
单单东三府的粮食,就够全山东吃的了。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想要外运却是不可能了,只有红薯这东西可以外运,但北方、西北的农业在少了流贼和满清的搔扰后,已经开始恢复,除了救灾用,其他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红薯了。
而什么救济,现在基本上也不搞了,活不下去,可以来山东,还能分到田产。由于在移民上的种种优待,在加大宣传力度后,每天都有大量百姓前来山东。
王石头,就是移民中的一员。
他是松江人,家中以织布为生,已经世世代代干了五代人,都是从事纺织业,然而自从山东的棉布使用了更好的机器纺织后,棉布价格连年跳水,现在已经跳水到了极为便宜的地步,这让他失去了收入,难以在养家糊口。
在松江有大量像他这样的人。
听说大将军在山东大力鼓励百姓去山东,而且娃儿上学不但不要钱,而且伙食由学校负责,每个月还会发一些零花钱。
这对于有五个孩子的王石头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同时在山东,看病就医也不要钱。在税收上,和大明目前对待工商的免税制度差不多,虽然山东在收商税,但却不收工人的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