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没有土地就等于没有钱。
没有钱,也就等于无法在给崇祯助力,这样一来崇祯也就慢慢的没有了蹦达的本钱。
赵岩的这种行为是严重违反约法的,因为连内阁的程序都没走,但谁又会去追究呢?
只要不是太敏感的方面,赵岩说合法就是合法的。
所谓敏感,那就是军事上的。核心就是有关于皇位的,这些都是敏感的。而藩王和地主,虽然敏感到动摇了整个大明的统治阶级,但没有动摇到皇帝。
既然崇祯没有反应,赵岩马上下达了加大政治宣传的命令。
所谓政治宣传,也就是到其他各省去宣传山东政斧对百姓的种种好处。
在上层阶级集体仇视赵岩的时候,下层阶级却是集体的渴望赵岩能够执掌天下。
情报部在各省不断的宣传山东政斧的种种好处,让各省百姓都对山东政斧管理下的生活十分向往。
不用缴纳各种杂税,不用担心吏员破家,不用承担徭役,娃儿上学还是免费的,看病就医也是免费的,愿意移民的话还有给几百亩田产。
那是什么样的好曰子啊?
情报部的宣传非常全面,不仅仅是靠情报人员去宣传,而是动员所有在外省的山东人员进行宣传。
特别是那些工程队,在他们的宣传下,许多到工地做工的百姓,都心向山东政斧,因为山东政斧可以给他们创造梦幻般的生活。
特别是施行农业税改革法的五个省,在官府的宣传下,以及官府的行政作风上,让这些省的百姓都支持着山东政斧。
无论那些地主如何煽动,就是没有多少人支持他们。
此时的山东政斧可谓是民心所向,崇祯和那些地主不论怎么闹,也闹不出什么结果来。
这次事件后,前来山东就职的文人少了,但来的无一不是看准了大明朝已经不行了的文人。
天下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与其抵抗,不如去适应。
这些文人许多都是看到了民心的变化,得民心者得天下,此时就算是山东政斧不得天下民心,就单单在山东的民心就足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五省农业税改革,实则是一次生产资料易手的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