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第264章:蓬勃发展(4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崇祯十二年并非一个快速扩张的一年,赵岩不得不将扩张的脚步停止下来,好好的把打下的土地消化掉再说。

只有消化了这些土地,才算是真正的占领,否则只是一个过客。

汉唐时期扩张得非常悍猛,但打下的土地之后为什么丢了?主要还是没有消化掉那些地区,说白一点就是汉民数量不足,异族数量太多。

军器局在三月后恢复了火枪的大规模生产,因为三月后移民数量增加,必须有足够的武器来训练移民。

凡是移民到有异族威胁地区的汉民,都必须定期接受军事训练,每个成年男子都可以配备一把火枪。

而且是目前军队使用的火枪,有效射程500米,精度较好。

个别极易遭到袭扰的据点还从山东运去了重机枪,还派遣了专门训练出的射击手。

军器局经过近半年的研发,终于确定了平炉钢的技术,生产出了第一批初级炮钢,外加炮筒、缠钢丝,已经能承受黄火药的爆炸威力。

这些新式火炮不仅重量减轻了,而且威力非常巨大。

仅仅一门75毫米火炮,炮弹的有效射程就达到6000米,而爆炸威力则十分强悍,2公斤的炮弹,杀伤半径可以达到50米,比现在专门的200毫米火炮还要猛,火炮重量却降低到了150公斤。

150毫米火炮的射程达到十一公里,杀伤半径达到80米,炮重300公斤。

炮弹也发生了改变,由于触发雷管的应用,炮弹演变成了触发爆炸,当炮弹触碰到目标后随即发生爆炸。

这种爆炸方式相比时间引信更具有精准姓,时间引信发射的炮弹很考验炮兵的估测经验,若是估测错了,很可能没打到目标就发生爆炸。

触发引信则是触碰到目标后爆炸,也就确保了大部分炮弹都可以爆炸,但不会产生时间引信的那种半空爆炸的杀伤力,而且炮弹爆炸时,只要不是太近,卧倒在地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被炸死的命运。

步枪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根据赵岩画出的毛瑟98图纸,军器局于三月成功造出第一支钢、木结构的步枪。

经过测试,有效射程达到一千米,精度度极高,杀伤力巨大,射速达到每分钟10发~15发。

这种毛涉枪的图纸是毛瑟98b,并非德国人在二战时使用的毛瑟98K,98b枪管更长,射程更远,后来德国人需要适应堑壕战,把枪管弄短了,98k原本属于卡宾枪,也就是骑枪。

目前军器局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很多,主要的问题就是生产线的建立。

其他装备方面,出现了新型手榴弹、地雷等等武器,军器局在武器的研发上可谓是全面开花。

大部分创意都来自于赵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