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他济民粮行调来多少粮食,我们就吞下多少粮食,看他们还有多少粮食可调的。”
“各位,话虽如此,但再过一个月就秋收了,这一个月里要是粮食卖不出去,可就亏大了。”
“不用担心,济民粮行撑不了一个月,虽然他们在大明各地囤了很多粮食,但不可能全部都运至江南,现在外面已经慌了,不过了多久,我们就把本收回来,手上剩下的粮食,不就是赚了吗?”那胖子说道。
“张兄所言极是,只可惜北方的粮价没法儿提,要是在山东能把粮价提上去,那可就赚大发了,山东虽不比江南富庶,但百姓却是比江南的还有钱。”
“各位就别痴心妄想了,山东根本不缺粮,据说辽东、朝鲜今年夏收时已经开始产粮了,我们在山东又没有什么根基,想要把山东粮价提上去那是不可能的。”其中一人说道。
众人不由点了点头,这点自知之明他们还是有的。
虽然说山东百姓富庶,但他们在山东缺少根基,根本没有形成网络,要想在山东掀风作浪还缺乏基础条件。
“用不了多久,济民粮行就撑不住了。现在还有人等着买济民粮行的粮食,等没粮食买的时候,江南各州县的人就会大肆抢购粮食,到时候就是在做各位赚钱的时候了,现在钱不是问题,各位若是没钱了,可以到会馆中借上一些,我们江南各会馆的人可都是有钱的主。”
“呵呵!那我们就等着看好戏了。”
所谓会馆,就是杨嗣昌联络各地旧势力组成的机构,会馆成员不是有钱就是有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