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梦

第一百零四章:布政中枢(中)(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当然了,”我笑了笑,“主公的志向和气概,岂会只有区区一万贯么?所以,请后藤屋敷也务必有所觉悟。”

“我后藤家一定尽力!”后藤光乘深躬一礼,眼中显露出激动的神情。

能够发行价值几十万贯的金货,并且在世间流通,对于任何两替商家族都是极大的荣耀,注定会名传后世。

解决了大判金的问题,我们再次把注意力转回银货,终于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这次出主意的是丹羽长秀,他从大判金的事情中受到了启发,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有力的两替商。可是,银和金相比,无论是鉴定还是铸造都要费事得多,从事银业的两替商中,没有哪家能够挣下后藤家那样的盛名。丹羽长秀在京都和堺町走了两遭,干脆把所有颇具名气的银吹屋经营者都召集起来,设立了拥有二十名役人的“常是座”,专门负责银货的鉴定、铸造和发行事宜。

他们组成的这个机构,就称为常是役所或银座役所了,也可以简称为银座。(知道曰本大名鼎鼎的东京银座是怎么来的了吧?前身就是江户银座所在的新两替町;再前身是德川家康隐居地设立的骏府银座,位于现在的静岡市葵区両替町,庆长十七年迁往江户。)我负责小判和分判的业务,基本已经算是掌握了金座,因此银座的事情就主要由丹羽长秀负责。

根据奉行人的建议,丹羽长秀把银货分为了两类。一类是矿山提炼出来的银块,称为灰吹银,纯度一般在95%以上,属于称量货币,使用时直接根据其质量来确定价值。还有一类是极印银,大的称为丁银,小的称为豆板银,属于领国货币,价值就是银两表面标定的面值。这类银两的四周边上铃有称为“极印”的印鉴,防止有人切取,正如大判金一样。

极印银由领主发行,最早出现在室町时代中期。为了更多的聚敛财富,后来的江户幕府在铸造这类极印银时,常常混入一些杂质,厚道一点的庆长豆板银,纯度达到80%,不厚道的安政豆板银,纯度只有13%。

比较来说,丹羽长秀算是非常厚道的人了,他首批制作的二十枚丁银,纯度高达90%,和古丁银类似。这个品位已经接近灰吹银的水准,可以直接作为称量货币看待,通行全曰本都没有问题。

我们把这些新制的丁银和后藤屋敷的大判金一起送往岐阜,交由信长过目审核。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