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我的感叹,伊东家旧臣、儿汤郡财部城主落合民部兼朝向我欠了欠身:“禀报金吾殿下,岛津家的军势中,即使是长枪队,武士的比例也非常高,所以韧姓和战力都非常强……外臣还是第一次看见,有军势在劣势地形里,能够占到岛津军的上风……吉良家军势,果然是名不虚传!”
“可以达到几成的比例?”我皱着眉头问道。
“差不多是三成的样子,”落合兼朝想了想,“有时候甚至高达六成……六年前的加久藤之战,岛津家以三百人抵御我方的三千军势,其中武士人数是一百八十多人,结果有一百五十人战死,差不多全军覆没。”
“可是岛津家毕竟获胜了。”我叹了一口气。加久藤之战,是伊东家的叫法(他们攻略目标是岛津家的加久藤城),岛津家那边称为木崎原之战,由岛津义弘指挥,是岛津义弘一生中与露梁海战和关原突围并称的惨烈战事。在那场战事中,岛津家三百军势里面的两百五十七人战死,但却斩杀了伊东家八百一十人,伊东方的主要大将,包括伊东义佑仅存的两位堂弟伊东佑安、伊东佑信(甲午海战曰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先祖)等全部被击杀。而正是在那场战事后,伊东家威势大跌,开始失去对曰向国的控制。
至于三成的武士比例,那倒是可以理解,只要想想,岛津家有多少分家、多少支族和多少庶族就不奇怪了吧……而这个比例,确实是非常可观,几乎高出战国时代其余所有的家族。以上杉家为例,根据三年前发布的军役帐,两万军势中,有武士家族九十七家,再加上谦信的直属武士,合计人数大约为两千人左右,大概占据军势总人数的一成,较岛津家要低得多。
正是因为武士比例如此惊人,岛津家才会所向披靡,几乎席卷整个九州,并且在朝鲜为义弘挣得“鬼石曼子”的诨名(“石曼子”是明军对岛津しまづ的叫法)。而如果岛津家真的夺取了九州,将本家的武士稀释到各地,完全可以牢牢的控制住所领,只可惜最终岛津家只获得了两国加一郡安堵,虽然将大量武士转为务农的乡人武士,却依然被庞大的俸禄开支和参勤交代开支压得喘不过气来。到了江户时代晚期,岛津家一度欠下五百万贯的天文数字债务,不得不采取“两百五十年分期偿还”的伎俩来向大阪商人赖账,然后发展近代产业以求自救……“父亲大人,我们已经占领了河堤!”佐竹宣秀忽然兴奋的叫道。
“是吗?”我举目望去,情形果然是这样的。对面的大段河堤上,已经看不到岛津家的黑底丸十字靠旗,很显然是被本方的津岛备占领了,而河上的后续军势正陆续登岸,向河堤上面涌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