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身为武田军总大将李晓亦暗呼侥幸,不过又埋怨起,为何信玄的动作如此之慢。
他之前写信给信玄的计谋正在于此。
谁都知道自年初信长给足利义昭定下《殿中御掟》之后,足利义昭实际上已失去将军一切权力,形同信长手中的橡皮图章的作用。
堂堂幕府将军,甚至不得不在书信中称呼信长本人为,御父织田弹正忠殿。
所以织田信长很容易利用的足利义昭身份,可以借他的名义,向天下大名发号施令,等于过去的假天子之命以令诸侯。
信长之地位就等于权臣曹艹。
武田与织田两家现在亦是同盟关系,织田武田眼前是各取所需,没有利益冲突,所以两家关系正是处于蜜月期。
信玄就以此名义,让信长替自己搬出足利义昭这尊大神来,出面仲介,让上杉武田两家议和罢兵。
而对于信长而言,这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就是拿起足利义昭的图章啪啪盖几个印的功夫而已。
所以信长很容易就卖了武田信玄这个面子。
而这件事情,亦出现在原先的历史上,武田信玄出兵小田原时,为避免与北条上杉两线作战,就是让信长通过足利义昭出面,为武田上杉两家说和。
这一历史事件,称为甲越和与。
不过眼下却为李晓提前利用,作为避免自己与上杉谦信在越中决战的挡箭牌。
可以足利将军家的那使者,路上还是走得慢了一点,累得李晓与上杉谦信不得不血拼一场,两家眼下是两败俱伤,损失惨重。
不过总算还是侥幸,李晓与上杉谦信的这短暂同盟协定,还是达成。
上杉谦信罢兵返回越后,而李晓亦返回富山城,至于椎名家则保全了大多数领地,不过必须向武田,上杉皆表示臣属服从,向两家各献上人质。
李晓放归上衫景胜,两家各自将俘虏,割取首级,进行交还。
随即上杉谦信率军返回越后,只留下河田长亲为城代,驻守越中前线的鱼津城。
上杉谦信此举显然亦是为将来卷土重来越中,埋下伏笔。
至此这场越中大战落下帷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