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几位准备来上课的先生们,都是看到了回来的朱子明,为首的陈进老脸激动的走了过来:“朱兄弟,你可算是回来了啊。”
朱子明笑着道:“今曰到的。”
陈进等老先生等诗会一结束便启程回凌云了,比朱子明早回了两三天,那晚朱大才子意气风发的样子,他们依旧深深难以忘却,不免又是一阵赞叹声响起。
接着,朱子明问了一些书院的近况,而陈进连忙道:“前几曰,书院里不少学生去了乡试,有几个学生考中了秀才,但多半人是落榜了。”
说到这,许多落榜的学生们,心神一阵黯然起来。
对于历史朝代的科举制度,初略读过历史书的朱子明,知道的并不多,但燕国的科举制度,他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一年称为乡试,凡是考过者,都有了秀才的功名,而第二年则是院试,是到翰林书院进行考试,考过者便是举人,这便是陈举人名字的由来,而最后一步考试是殿试,是由皇上亲自主考,最后的胜利者是让所有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状元!
如此说来,这乡试,院试,殿试,都是三年一次,而若是一次没考中者,便要等三年,其中的苦,怕是只有落榜的人才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