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阮大铖并不想就此放过香君姐,他等香君姐伤愈之后,立即打着圣谕的幌子,将她征入宫中充当歌姬。不久后,清兵攻下扬州,直逼南京,弘光帝闻风而逃,最终被部将劫持献给了清军,随后南京城不攻自破。香君姐随着一些宫人趁夜色逃了出去。
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妓女用性命来维持自己的贞节和道德大义,士大夫倒是放弃原则,随时准备改换门庭。入清以后,陈贞慧隐居不出,冒辟疆放意林泉,方以智出家为僧,杨文聪抗清殉国,陈子龙自沉明志,但侯方域却耐不住寂寞,参加了顺治八年的乡试,而且只进了副榜,又引起许多人非议。
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满树的桃花已经凋谢,落红遍地。香君姐悄悄地合上了那把题有侯方域诗句的扇子,凄切地收拾好行装,与过去诀别。她独自来到栖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为道士。史书言,李香君后不知所终。
据考证,李香君后与侯方域相遇,死于打鸡园。
侯方域在痛苦与内疚中,为李香君立碑撰联。墓前树碑,碑上撰联: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
唠到这里,想必有些童鞋一定会说,让香君姐青史留名的是侯方域。其实,不是的。真正让香君姐名扬天的不是侯方域,是清初作家孔尚任。
他经历了十余年的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桃花扇》。
《桃花扇》讲得就是香君姐和侯方域的故事。
想当年,秦淮八艳中,香君姐的名气并没有柳如是姐姐或圆圆姐那么大。《桃花扇》一出,香君姐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漫步秦淮旧巷,现在能找到的绣楼只剩下一座了:媚香楼。
大家有机会去转转吧,烧个纸什么的,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