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三营,驻守兴化城。要是李齐再来,就去通知我,记住,一定要对李齐客气点。”
“是,大哥。”吕珍答道。
“第四营和大本营,回守盐场,以防北面淮安路的鞑子进攻。”张阳说道。
“是!”
“请施先生负责主持兴化西部的分田地的工作,在年前,将土地分好。”
“请主公放心。”施耐庵说道。
“大哥,你也回盐场吗?”
“不,大本营第一队,和我一起回基地!”张阳说道。
张阳早就惦记着那些铁匠了,他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已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吗?现在天阙铳的产能有多少?
还有,在基地上面,若寒过得怎么样?
想起若寒,张阳的心里就涌过一阵热流,按照母亲和刘老伯的张罗,年底之前,他就要和若寒结婚了。
结婚,是一个人一生最幸福的事,而他,将在这个几百年前的元末,和一个温柔美丽贤惠的女子结婚。没有婚纱,没有婚车,没有高不可及的楼价,有的,是一份真情。
第二天,张阳带着卫队,从兴化出发,奔基地而去。
兴化离得胜湖很近,从兴化出发,走水路,半个时辰,就到了得胜湖。
看到熟悉的芦苇荡,张阳心潮澎湃,当初,从这里的杀人港出发,一路攻城略地,现在,已经有了一番小的成就,建立起了一股不弱的势力。
熟悉的水路,熟悉的港湾,这里,是张阳霸业的基础,是他的兵工厂。
和往常一样,刘若寒很早就起来了,她已经隐隐成了这里的总负责人,她甚至已经熟悉了制造天阙铳的整个工艺,能够看出铁匠打制出来的零部件是否合格。
前几天,李伯升带来了一大批的铁匠,基地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些铁匠,手艺都很精湛,每人给发了一两银子的安家费之后,工作热情非常高,熟悉了自己需要制造的零件之后,立刻动手打制起来,基本上,成品率都在一半以上,让先在这里干活的那些铁匠面子上抹不住,他们纷纷自发地加班加点,怎么着也不能让这些后来的铁匠比自己的效率还高吧?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天阙铳有了大批量的零件,合格的天阙铳,也在一枝枝地组装出来。
短短几天时间里,就生产出了近两百枝天阙铳,这样算起来,一天就能产近五十枝,用不了多久,部队就可以大批量地鸟枪换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