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有白驹场,都是士义的军队在驻守,士义向北追赶,比较方便,南面是泰州,是汤和的地盘,汤和也可以将鞑子追得累死累活。
两人好久没有见面了,但是,军情紧急,只聊了几句,就再次分开。汤和的任务是来查看士义的情形,如今士义也将围攻盐场的军队打散了,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追着鞑子回到泰州,给大哥回个信就完事了。更重要的是,如今鞑子如丧家之犬,趁着这个机会,正好痛宰鞑子,谁都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看到外面打了个胜仗,盐场里面的的军队,也都冲了出来,但是,鞑子早就跑没影了,能够追上鞑子的,只有骑兵部队,他们只落得个打扫战场的工作。
也先不花感觉后面一直阴魂不散,每当他想停下来的时候,后面总是会响起火铳声,马都要跑得脱力了,还是没有摆脱追兵,他此刻,后悔得要死,早知道这样,就不去敲诈了,也根本不该来这里,反正这是淮南江北行省的事,和自己根本没关系,肉没吃着,硌掉了所有门牙。
逃到南面的鞑子,有四五千左右,汤和只有二百人,他还将士兵分做四队,每队五十人,凭借着五十杆火铳,给鞑子“指引”一条路,将他们赶向最后的坟墓:泰州东面凤城河畔的望海楼。
望海楼建于南宋,是泰州东面的凤城河的第一高楼。凤城河向东入海,将泰州分为两半,鞑子的骑兵到了这里,就无路可逃了,他们无法过河,在望海楼这个制高点上,汤和已经派人回去调动剩下的骑兵,全部赶往了望海楼,在这里设伏,将这群鞑子全部消灭掉。
骑兵机动姓的优势,在这里显现得非常巨大,在这个年代里,骑兵的机动优势是无与伦比的。
将士兵分得如此之散,汤和也算是创造了一个奇迹,鞑子已经被吓怕了,只要听到远处有火铳声,那就换一个地方跑,汤和将骑兵分成四队,两队休息,两队参加赶羊行动,让骑兵分散在鞑子左右两边几里地之外,一发现鞑子跑偏了,就鸣铳示警,鞑子就乖乖地走回了正途,一步一步地,走近了凤城河。
远处,望海楼的高大建筑,已经若隐若现。
鞑子溃兵跑到这里,突然发现前面有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坦荡地漫漾流淌,恣意却又节制。鞑子心知不妙,开始向两边逃。
但是,一切都太迟了,鞑子刚好逃进了望海楼两边的渡口,只是,渡口上面早就没有了船,渡口两边,都是黑洞洞的枪口。
“砰,砰砰。”无数杆天阙铳的声音响起,两边的高楼上,无数火舌吐了出来,顿时,鞑子就倒了一大片。
前面是大河,两边是高楼,他们只能向后退去。
徐义早就准备好了收口的队伍,两边高楼上,各布置了两个百人队,剩下的四个百人队,已经机动到了鞑子溃兵的后方,将鞑子溃兵包围了起来。
和汤和汇合之后,汤和只交代了一个命令:“打!将这群鞑子全部赶到河里去!”
虽然现在的天气正适合游泳,但是,一百个鞑子里面,也没有一个会水,鞑子进了河里,那只能是自寻死路。可是,留在岸上,更是等死。
鞑子溃兵绝望得要死,后面的火铳声最密集,说明后面的路已经被堵死了,两边的高楼里,一直在疯狂地射出让人丧命的铅弹,而前面,是一条宽阔的河流,渡口却是没有一条船。
少数鞑子,选择了从两边逃跑,可是,他们没有跑出多远,全部被两边扫射的子弹击中,后面的火铳声越来越近,简直就是来收割他们生命的,鞑子们越来越心急,每一刻,都有无数人丧命,他们早就失去了反抗的勇气,有的选择了跳水,有的选择了投降。
但是,汤和已经铁了心,望着那些已经投降的鞑子,他根本不为所动。他本来就是痛恨鞑子的,否则也不会跟了朱重八去造反,尤其是这些鞑子,论行为,他们都该杀,村子里那些无辜的村民惨死,让汤和下定决心,要将这些鞑子全部屠戮干净。
士兵们的火铳一直没有停止,随着时间的流逝,鞑子倒下的越来越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