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两个世界(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如果不是特殊的国情,这些人早就该在监狱里度过余生,忏悔他们做的孽了!

对中医药打击更大的事情依然没有停止,偌大的中国竟然没有一家中医药企业通过了欧盟的注册,而对于传统植物药,因为有着千百年的使用经验,所以国际注册比新式西药的规定要宽松的多,即便如此也没有一家能通过简易注册。每年五十亿欧元的世界最大的植物药市场,将对中国彻底关闭。五万在欧盟国家从事中医中药推广的人,也将面临失业破产的危险!

中国唯一能在全世界都叫得响的中成药青蒿素,专利权还被外国的制药公司给买走了。也几乎就在同时,曰本人以传统中医结合现代科学的手段推广“汉方药”,却在全世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只要有东方人的地方就有“汉方药”,他们甚至已经成功的杀入了中医中药的发源地,肆意抢夺着中国市场,国内的制药厂面对曰本人咄咄逼人的攻势,在海外华人聚集区等中医药传统销售市场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中医中药的形式还不够严峻吗?非得到了像印第安人的传统医学那样,需要当作大熊猫来保护,才能意识到生存危机吗?

祖宗留下的精华成了别人的东西,而自己却在家里捧着阴阳五行这些玄而又玄的糟粕自吹自擂,柴东亮想到这些事情,就觉得心烦!他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篇报道,道光年间的王清任,深感传统医书中彼此抄袭谬误太多,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瘟疫流行的灾区解剖了三百多具未及掩埋的尸体,绘制了大量的肺腑图。虽然他的那本《医林改错》也难免有些疏漏和谬误,却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医学界,这本书在一百年间,足足刊印了四十多次,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的传统医书,他也被人称为“中国解剖第一人”,获得了包括西医在内的广泛敬仰,成为中医史上的传奇人物。

在二十一世纪,这种孜孜不倦深入研究的人似乎已经在中医界绝迹了,代之以肉麻的吹捧。中医在国内似乎轰轰烈烈,大师、新药层出不穷,但是类似青蒿素这种震惊世界的发明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就连中科院的院士也被人揭穿论文是抄袭的,中医在国际学界声名狼藉,他们却丝毫不觉得丢人,依然舔着脸到处招摇撞骗。

柴东亮关上了电脑依然心潮澎湃,突然他哑然失笑了。自己和其他写手是完全不同的,别人写书是为了赚钱,必须迎合读者的趣味,为了仨核桃俩枣的稿费不惜满地打滚求订阅和月票。而自己写书只是为了获得书友群的帮助,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建设出一个强大而幸福的国家,这才是自己的使命!

目的不同,环境不同,必然想法也不会完全一致,那么自己又有什么必要刻意迎合读者呢?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独往矣!

中国古人的那种豪侠之气,才是自己应该效法的,真不应该为某些读者的态度影响了《辛亥超级电脑》这本书,毕竟这本书是真实的记载了柴东亮在民国初年的生活状态。

批评它,才是真的爱它,只要中医能够浴火重生获得成功,暂时被人骂几句又能怎么样?

当柴东亮憋在屋里码字和回复读者的留言的时候,方清雨等人正在军队里大张旗鼓的进行军法教育。派出军事法庭的法官开始下部队,讲解军法规定和办案的程序。

冯云海的死刑判决令军队上下极为震动,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却暗暗的为他叫屈,都觉得军事法庭太混账,怎么就不能网开一面,给他一条生路?

江淮军的士兵很多人都曾经接受过革命党的地下教育,认为革命就应该无法无天,只要革命需要就可以不择手段,邝海山、陆凯、顾南山等人投身革命,半年时间由小小的营长、连长直升为师长、旅长,金光闪闪的将星把大家的眼睛都晃晕了。而且柴东亮也长期给士兵灌输,军队存在的意义就是保护人民的幸福的理念。也正因为这样,大家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爱国爱民难道还爱错了,冯云海凭什么就应该被枪毙?给他发个勋章还差不多。

柴东亮也不指望三天两晌午士兵就能想通,只是要求军法官反复的宣讲,将法律高于一切的理念灌输给每个士兵,希望长期的宣传能令他们知道军法无情就够了,不论何等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能挑战军法的权威。如果军人触犯军法而不受到严惩,他们势必就会藐视军法,那这支军队很快就会蜕变为野兽部队,甚至会成为四分五裂的军阀团体。也许军法有缺陷,也许军法不合理,但是在没有修改之前就必须无条件的遵守,这是不容挑战的底线。

???分割线???

先遣军三面围歼乌泰的马匪,只在东边的乌兰察布留下了一个口子。事实上,乌泰除了东逃满洲之外也没别的出路了,他只有寄希望与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的军官给他提供保护和帮助。不论是“大蒙古国”的哲布尊丹巴、杭达亲王还是俄国驻库伦的总领事施什勒马福,都对他不冷不热,原先承诺的物资和兵力支援都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果再不能获得接济,等到冬天到来,即使先遣军不打,他们也将冻死饿死在蒙古草原。

秋天的夜里,草原的风已经很硬了,吹得帐篷啪啪作响,守着火塘,乌泰恶狠狠的咬着牛肉干。

“父汗,前面不到一百里就是巴林左旗了,要不咱们先在这里打点野味?”德楞泰用刀子削着烤得吱吱冒油的羊羔。

知子莫若父,打野味的意思乌泰太明白了,不就是抢劫牧民和巴林左旗的台吉嘛!

乌泰微微摇头道:“巴林左旗的大汗,是你亲舅舅,在他的地盘上闹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