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们的青岛(四)(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曾经令曰本人心惊肉跳的中国空军并没有如约出现,中国海军也龟缩在上海、九江和中英公用的威海卫,只是偶尔有两艘驱逐舰这样的小船出现在青岛附近。事实上,青岛附近的各国海军还真不少,都是来观战的,中[***]舰似乎也是按照这个时代的惯例,来参观的。就差派出正式的观战武官来学习了!即使偶尔有一两架飞机出现在战场上空,也很快在曰本飞机的驱逐下远远的遁去。

大沽口之战后,曰本人迅速学习中国扩建空军,他们也将两艘老旧的巡洋舰改造成了水上飞机航母,还以英国商人的名义从中国进口了十架“华夏式”双翼飞机,并在大阪加以仿制。仿制飞机外形容易,仿制发动机就难了,拆开的发动机根本就装不到一起,曰本技师看着多出来的零件瞠目结舌,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还是以民用为借口,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进口了一百台V型八缸汽油发动机,曰本人仿制的双翼飞机才算是飞上了天。

但是,这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先进的空军了,曰本人仿制的“华夏式”飞机,最大升限一千二百米,最大时速一百六十公里,最大航程一百八十公里。装备了两挺刘易斯机关枪。

曰本人打算在青岛也让他们的空军亮亮相,吓唬一下德国人,同时也警告中国,不要依仗空中优势为所欲为,现在的天空已经不是中国人独有的了!

不过,被驱逐的中国空间,看到那些慢悠悠的“出口型”飞机,不禁暗暗好笑,如果不是上峰严令不许发生冲突,这些曰本飞机早就变成一团火球从天上翻滚着掉下来了!

那是飞机?分明就是“打火机”啊!

中国各地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要求政斧出兵收复青岛,同时聚集在英国、曰本、德国公使馆和各地领事馆门口示威,柴东亮指示地方政斧和燕京警察厅,切实保护好各国公使馆、领事馆的安全,同时维持好游行示威人员的秩序。

柴东亮上台的时候,各地百姓奔走相告,尤其是青年学子更是兴奋异常。江淮军收复蒙古,收复奉天,大战大沽口,令人们对柴东亮抱有极高的期望,认为这是一个强硬的领导人。没料到,曰本、德国、英国人在青岛大打出手,中国政斧除了抗议,就再没放一个响屁。

对柴东亮的失望情绪开始在年轻学子之间弥漫,“北洋不如大清,江淮不如北洋”之类的牢搔话,几乎灌满了柴东亮的耳朵,各地报馆一致抨击政斧的软弱,广东都督雷震春、湖南都督冯国璋等人则联名要求政斧宣战。

中南海怀仁堂,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新一届的政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柴东亮本人,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