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二世皇帝的电报里,语气强硬的表示:“在青岛向曰本人投降,比在柏林向俄国人投降还要屈辱!”
这道命令本已经将瓦尔德克推向了死路,除了死守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但是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德国政斧鉴于目前的局势,决定将整个胶澳租界地无条件归还中国政斧,以确保中国人不会因为痛恨德国而加入协约国一方,德国政斧同时下令,青岛德军可以放下武器,向中国人缴枪。
中国目前是中立国,按照西方人的观念,如果交战的一方到了中立国的属地,必须向中立国解除武装,这是国际惯例,是一种文明的举动,既不算投降,更谈不上丢人。
比起屈辱的向曰本人投降或者是被曰本人活活打死,这种结局简直是堪称完美。
瓦尔德克接到这道命令,激动的想哭,但是马上就兴奋不起来了,曰本人把青岛围的水泄不通,他到哪里找中国人缴枪去?
“总督阁下,中国政斧的电报!”副官兴冲冲的跑了过来。
瓦尔德克接过电报一看,内容是中国政斧接受德国的请求,愿意立即接收青岛,要求德国守军必须配合,在没有接到中国政斧正式通告之前,确保青岛的安全和稳定,并且不得向第三方投降,否则将视为对中国中立地位的挑衅,必然受到最沉痛的打击。
“我的上帝,中国人终于出兵了!”瓦尔德克终于等到了救命稻草。
副官却忧心忡忡的道:“总督阁下,我担心中国人不是曰军的对手!”
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瓦尔德克这才想起,最近中国人一直没什么举动,那些曾经在大沽口之战中,像黄蜂一样的空军也不见了,即使是中国出兵打击曰本人,调兵遣将起码也要十天半个月,问题是现在的德军已经支撑不了那么长时间了。
“给中国政斧回电,就说我们会严格执行本国政斧的命令,确保中国的中立地位!哎,也只能这样了!但愿我们能撑到中[***]队到达的那一刻!”瓦尔德克叹气道。
此刻,总督大人也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分割线???
西库斯上校是个典型的苏格兰人,作为驻守威海卫的英国陆军部队最高长官,他受命带三千人协助曰军攻打青岛。
威海卫是中国所有租界地中,唯一的一个不是被逼割让的,而是清朝政斧主动邀请英军驻守的。甲午战争之后,俄国人借口“三国干涉还辽”有功,强逼清廷租界了旅顺和大连。清廷内的洋务派一方面要联合俄国对抗曰本,一方面又感觉到了俄国人的咄咄逼人的态势,为此,李鸿章又祭出了“以夷制夷”的老一套,主动邀请英国人驻防威海卫来对抗俄国。
本来山东青岛和烟台早已开埠,威海卫的位置显然不如这两地,招商非常困难没什么油水。但是出于对俄国人饮马长江的恐惧,英国人还是和清廷一拍即合,双方达成协议,威海卫军港双方共用。
英国租借威海卫之后,在这里训练出了一支能征惯战的华勇营,庚子国变的时候华勇营参与了所有的英军的战斗,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好久不长,威海卫毕竟是港口城市消息灵通,南非发现金矿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这里。当地年轻人纷纷远渡重洋跑到南非去挖金子,再没人愿意给英国人当兵,毕竟挖金子的收入是当华勇的两三倍以上呢!
英国人万般无奈,只好从印度招来一批锡克兵驻防威海卫。比起姓格沉静战斗力惊人的华勇营,西库斯上校看到那些满身咖喱味的锡克兵就想哭,这些热带殖民地的老爷兵是出名的三大三小:脾气胆子小、肚子大本事小、年龄大见识小。
八国联军侵华的似乎,锡克兵就曾经演出过令全世界都鄙夷的一幕。联军进攻天津附近的杨村,受到清军的阻击,锡克骑兵逃进了高粱地躲避,等到曰军击溃了清军之后,锡克兵一马当先从青纱帐中笨出来捡便宜,不料想战马被曰军的炮火惊吓,锡克兵昏头昏脑的冲进了俄军阵地,被俄国老毛子当作清军一顿胖揍,机枪、步枪、大炮一起响,二三百锡克兵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已经被干掉了,其余做了鸟兽散。
为此,英军、曰军、俄军,险些还没到达燕京城,就已经打起来了!幸好大英帝国的鼻子大,压了小曰本的嘴,联军中的白人一致认为,是曰本人擅自开战才引发了联军的混乱,不是锡克兵的素质问题,气的曰本司令官暴跳如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