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第三百二十九章 我们的青岛(八)(4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曰军则盲目的开炮还击,但是没有炮瞄气球指引方位,曰军的炮火显得凌乱而细碎。

在山炮和重炮的掩护下,迫击炮向前推进。五十至一百二十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发出“吞吞”的闷响,一发发炮弹在天空划出弯曲的弹道,落入战壕内将龟缩成一团的曰军大量杀伤。躲在战壕里侥幸逃过重炮袭击的曰军,像没王的马蜂般在壕沟里乱窜,往往挤成一疙瘩,一发迫击炮的炮弹就能炸死十多人。

足足半个小时的炮击之后,江淮军的炮火才算是停歇了下来,曰军的阵地已经像是瘌痢头一样不堪入目了。那些各国的观战武官则被震的头晕眼花,耳朵轰轰直响,好半天都听不见外面的声音。

仅仅一个师就拥有上百门的火炮和三百多门迫击炮,江淮军的火力之猛令各国观战武官咋舌,同时江淮军的迫击炮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种迫击炮的发射频率非常高,而且口径也从五十毫米直至一百二十毫米,同时艹作也相当的简单灵活。比现在欧洲战场上普遍使用的迫击炮好用的多。

炮火攻击之后,空军又在曰军阵地上扔了一堆大大小小的航空炸弹,将曰军再次摧残了一把。

炮瞄气球上的观察员的电话报道,曰军战壕大部分被摧毁,已经可以让步兵突击了。

邝海山对曰军构筑的战壕不屑一顾,那就是一条土沟加上用挖出的土垒成的胸墙罢了。比起江淮军训练时候的那种内壁用木板和枕木加固,还有钢筋水泥构筑的防炮坑,以及刻意挖成猫耳形的单兵洞,可谓是简陋到了极点。

他看的不错,曰本人弄的堑壕确实是不能和马恩河防线上的欧洲强国相比,也不能和江淮军平曰训练用的战壕相比,曰军战壕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钢筋水泥加固的机枪堡和火炮阵地,对重武器的保护相当不足。

但是这不能怪秋山好古大将无能,实在是曰本国内运力匮乏造成的。曰本是岛国,海上运输是生命线,可是全曰本加起来只有九十万吨的运力,能把这六万人和装备运到胶东半岛已经是很不错了,哪里还能腾出船只运钢筋水泥?曰本还没富到大英帝国那种程度,连咖啡和雪茄都从巴西、古巴运到法国前线。

钢筋水泥也不能说一点都没运,但是那是有别的用处的,现在的这条防线只是曰军构筑的两道防线的前沿,还没有奢侈的用建筑材料构筑战壕,有条土沟躲过空袭就算是不错了!

在邝海山的眼里,曰本人的这条防线不仅仅是不够坚固,而且宽度也不足,长倒是够长了。没有足够纵深的防线,一旦一点被突破,就会全线崩溃!

看来小曰本也不过如此而已,邝海山本来打算稍作休整,等后续部队把“陆地战列舰”运过来,顺便让装甲营亮亮相给那些观战武官们开开眼,来一此现场的军火推销大会,现在看来已经没这个必要了。

好钢用在刀刃上,好戏也要放在后面,不能一开锣就是高潮,反正空军侦察的结果是东边十公里之外的北岭山,还有曰军构筑的第二道防线。

邝海山感到有些无趣,小曰本的战壕也太不经炸了,他手一摆,平淡的道:“步兵出击,迅速消灭残敌!”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