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第三百四十九章 削藩(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顾维钧苦笑道:“大总统说的是啊!英国佬说了,愿意把在华的七个租界中的六个交还中国,只保留上海的公共租界,同时废除治外法权,希望咱们能尽快签订军用物资和装备的出口合同。”

柴东亮一拍桌子道:“他做梦!我不是乾隆皇帝,别人磕个头就送出大把的银子,这种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事情我不干!租界我要想收回易如反掌,老子把城市建的漂漂亮亮的,公共汽车、电话、自来水就是不通进租界里去,把租界变成贫民窟,再惹了恼了,我就让虞恰卿他们发动租界的华人全体罢工,让垃圾堆满租界,切断对租界的供水,我看他们交还是不交???租界不交的话,咱也没什么实际的损失,租界的存在对于报纸舆论监督政斧,还有一定的好处,等于帮老子反[***]了!关税不能自主,经济发展就会举步维艰???你告诉英国人,如果再不答应的话,那咱们也不和他们谈了!我等他们三天,如果三天后还这么矫情,我就把坦克、飞机的图纸,还有铝合金的配方交给德国人!我就不信英国人有多少的血可以流,我就不信他们不怕德国人开着飞机轰炸伦敦???拿虚招子搪塞我,门儿都没有!”

削藩、土改受阻已经令柴东亮抓狂了,再连关税自主都做不到,他非气疯了不可。

顾维钧笑道:“好,只要大总统有这个决心,我就不行英国人敢不服软?另外,德国公使想求见您!”

柴东亮冷笑:“想拉咱们入伙参加同盟国吧?我疯了?我千方百计就是想趁着欧洲大战的时候,大量卖军用物资发战争财,和德国人结盟?他们要是有本事把中国造的武器弹药和其他物资运回去,我就和他们结盟???恐怕,青岛的俘虏它们都运不回国吧?”

柴东亮目前实行的政策是“现款自运”,如果购买中国产的武器和物资,交战双方必须付清全款,同时自己负责运输,这样就可以防止赖账,同时也维持着中立国的名义。

顾维钧不住的点头:“这倒是不假!英国在海上的优势太明显了,就算是德国人能杀进巴黎,他们想在海上困守英国也很难做到,只要英国的海上霸权还能保持,他们就能坚持作战。说到底,现在的世界,还是海权至上???不过,德国人说的似乎也有些道理,中国贫油,而盛产石油的东南亚国家在英国人手中掌控,即使中国站在英法的一边打败了德国,战后分战利品的时候,只要东南亚还在英国控制之下,中国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制约,但是中国如果帮助德国人打败了英法,德国人承诺他们不会染指东南亚,这一大片产油区域都会成为中国的殖民地???大总统不也是希望,能把东南亚当作中国的后院吗?”

柴东亮笑道:“心痒了吧?谁说中国没有石油?”

顾维钧苦笑:“玉门那点油不值一提!”

柴东亮狡黠的一笑:“我告诉你,在东北、疆省、河南,都有大油田!只是我一直没有派人开发罢了,就等着欧洲打乱套了,列强无暇东顾的时候再开采!现在时机已经到了!”

顾维钧眼睛发亮:“噢?真的?”

柴东亮笑道:“当然是真的!”

按照二十一世纪的标准,中国是个不折不扣的贫油国,但是现在是二十世纪初,全国才几辆车啊!大庆、胜利、大港、克拉玛依???这几大油田足够了!

虽然中国出产的石油绝大部分都是重质原油,质量不及东南亚优质的轻质原油,但是柴东亮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引进的本来就是裂解重质原油的设备,而且重质原油还是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原料来源。

柴东亮的脑子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疆省不仅仅有大油田,更是国内最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如果这些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同时让当地百姓享受到资源带来的好处,这不就很快解决了疆省省的贫困问题了嘛!同时,大量的技术人员进入疆省,对边疆地区的稳定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顺便也解决了疆省孤悬边陲的问题。

“少川,你给疆省都督杨增新发电报,请他火速进京,商量开发疆省石油、煤炭资源的事情!”

顾维钧皱眉道:“杨增新这个人清廉自诩,不喜奢华,疆省都督府残破不堪!不过他对中央极为忌惮,当初教育部派个官员去巡视他不答应,袁世凯当政的时候,想把山西的一些游民安置到疆省,他也不答应!此人视疆省省为禁脔,怕他不肯轻易就范!”

柴东亮冷笑道:“那我就杀一儆百!拿他这个清官的头警示全国!”

“可是杨增新无罪啊?”

“分裂国家,抗拒中央政斧,这罪过还小吗?”柴东亮怒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