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一百五十七章 劝降(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说到这里,诸葛亮神色忽然变得有些凝重,喃喃道:“这蒋公琰接替我的差事倒也可以,只是此番入川,带哪些人留哪些人还是件要紧之事,我还是得修一封密书,让中正在主公面前旁敲侧击一番才是。”

——————转眼半月已过。

州府中,方绍向刘备汇报了蒋琬在江原县上任半月以来的成绩,只半个月的时间,他就解决了当地益州豪强与东州豪强间争抢江水的棘手问题。这两个势力多年来因为水源的问题,曾多次以武力相斗,死伤不下数百人,而蒋琬上任不久,便巧施手段,令两方势力化干戈为玉帛,各取所需,再无争斗。

这点功绩,放在益州来看虽只是芝麻绿豆点大的事,但对于一个县令来讲,已经是颇大的功绩了。

当方绍把蒋琬的政绩报上之后,刘备也不住的点头,欣慰道:“这个蒋公琰确实是个难得的治政之才,看来无需再多等,是时候起草召孔明军师入蜀的调令了。”

方绍笑道:“主公不是说了给公琰一个月时间么,何必这么急,不妨再给他半月的表演时间。”

刘备叹道:“不是我心急,是下面的人急呀。如今益州已定,那些益州士人、东州士人,有还咱们的荆徐旧众,有多少人等着升赏呢,这么大一件事,我必须得赶紧召孔明军师入蜀,待与他商议之后才能做决定呀。”

方绍心道:“原来他早打算召先生入蜀呢,早知如此我就不用多此一举了。”

正思索间,侍从来报,言张松求见,刘备便要传入。

过不得片刻,张松气呼呼的走了进来,行过一礼后,摇着头气道:“主公,恕松无能,我是真没有办法了?”

刘备笑道:“是谁把子乔你气成这样的,且消消气,说与我听听。”

张松抱怨道:“还能有谁,当然是那个顽逆不化的张任了,这半月以来,我几次三番的去劝他,苦口婆心的,嘴皮子都磨掉了几层,可是这老顽固就是不肯归顺。”

刘备这才想起张任一事,眉头不禁一皱:“这个张任果真顽固至此不成?”

张松道:“那还能有假,主公呀,想劝这个人归降看来是徒劳了,为今之计,只有依孝直之言,杀之以立威了。”

方绍曾私下打听过,说是刘璋之时,那张任姓情刚烈耿直,向来瞧不起张松为之狡诘,几次曾在刘璋面前数落张松的不是,而张松倒也没有公开表示过对张任的不满。

不过,以方绍对张松的了解,此人与法正一样,也是睚龇必报之人,如今身为刘备座上宾,而张任却为阶下囚,这样的大好时间,如果他张松不趁机报仇雪恨,当初也便不会因为受了曹艹的冷落,一怒之下将益州献于刘备了。

方绍倒以为,虽说要以杀立威,但这张任在蜀中诸将军颇有些威望,倒也不是非杀不可。反之,如果自己将能他劝降的话,一者算是给刘备立了一功,二来也算为与益州士人的交往开了一个好头。

只是,方绍又不好公然请求去劝降张任,如此一来的,岂非是故意去得罪法正与张松他们,眼下这些东州士人可是刘备的大功臣,得罪了他们总归是不好的。

于是,方绍便叹息道:“主公求贤若渴之名人尽皆知,这个张任乃是益州老将,素有威望,若是能将之招降当然最好,只是他这般顽逆不化,倒真是有些可惜了。”

说话之时,方绍的始终面向着刘备,眼神中暗送着某种信息,刘备会意,便道:“我倒差点忘了,中正你师承孔明军师,向来有舌辩之能,不如就由你再去劝一次吧。这是张任最后机会,若是他还不肯归降,尔等也不用再报知我,直接斩之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