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之人都知道,媒体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维,舆论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是相当大的,大宋皇家报类似后世的政斧官报,另一份则相当于各地之晚报,
“玖儿,你先去睡吧,朕再想会庐州之事。”
我摊开从枢密院拿來的庐州军事地图,仔细看了起來,庐州东面有巢湖相阻,不利于骑兵奔袭,西面至安庆一带,虽有不少山岭,却是官道所在,如果不是十万大军之规模,数千骑兵是很方便通行的,
在基于忽必烈不会大规模南侵的前提下,我基本上接受了陆秀夫的看法,蒙古人兵临庐州可能只是随意之作,庐州府有二万多边军,加上城中百姓,守住城池应该沒有问題,而安庆府加上水师也有近万名士卒,守城同样也该无碍,
如果是这样,那还有无必要出动禁军呢,
次曰早朝时,贾似道率先奏道:“陛下,昨夜枢密院和兵部已经制定出庐州之战的方案。”
“师臣,请讲。”
“首先,按照陛下指示,令各地驻军协助官府与百姓坚壁清野,并组织青壮年上城协助防御,第二,令庐州统制范胜严守庐州城,安化镇及安肥镇,不可随意出兵,第三,令京中禁军做好随时出征准备,第四,令扬州李庭芝部出兵西行,随时接应,第五,令安庆府进入紧急戒备状态。”
“好,师臣,各位爱卿,辛苦了,有庐州府传來的最新消息吗。”
“回陛下,暂时还未。”
“恩,庐州战事稍后再议,李北洋。”
“臣在。”
“水师整编之事进行得如何。”
“回陛下,目前正在核实各地战舰及水师人员数量,沿海制置司统辖之地已经核对完毕,沿江制置司所辖正在核查中。”
“李爱卿,从现在的情形看,沿江比沿海更为紧要,朕意欲委派一人巡视江防,顺便督促沿江各地加快核查,爱卿觉得何人适合。”
李北洋想了想道:“陛下,臣以为兵部水军司员外郎(宋代时,尚书相当于今天各部之部长,侍郎相当于副部长,郎中相当于各部属下之司长,员外郎相当于副司长)陈奕适合,陈奕出自沿江制置司,后來又一直在水军司任职,对于我朝水师的状况十分熟悉。”
“陈奕,范文焕,你身为兵部尚书,你觉得呢。”
“陛下,李大人所言完全属实,臣以为可行。”
“好,小七,传旨,令兵部员外郎陈奕为巡江使,沿江按阅军防并监督沿江司核实事宜,赐钱二十万给用。”
小七道:“是,官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