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220章 军务院(2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我继续言道:“但是,师臣所言的第一点缪也,朕一向认为师臣乃是识时务,与时俱进之人,这次给朕的感觉怎么像马廷鸾一般守旧了,我朝的军制源于太祖,这点沒错,但现在的局势和太祖之时已经完全不同了,太祖时期,我朝军队英武善战,其战力强于周边,乃处于攻势,而眼下我军战力弱于蒙古,乃属于守势,势态迥异之下,却用同样的军制是不是显得过于迂腐呢,答案当然是,因此,朕以为军制不该一成不变,军制是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下的情势,师臣,你说是吗。”

“陛下,臣以为,,,,,。”

我打断了贾似道,继续道:“先不议论此事,朕再说说师臣的第二点,军队的变革需要一步一步进行,这点很好,对于好的提议,不管是谁所奏,朕都会认真思考,目前,厢军的裁撤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对于这项事务,枢密院,兵部以及配合的吏部等都做得十分出色,这让朕感到很满意,而水师的改制,兵部的计划也是详尽可行,这两样军改事务的确占据了相关爱卿的大部分时间,如果现在就进行陆军变革,枢密院和兵部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为了减轻枢密院和兵部的负担,朕会效仿政务变革措施,设立军务院,其作用只是针对陆军军改,进行事前的准备和计划,以及充当皇室与枢密院等军事部门的联络者,至于军务院的人选,朕打算先期暂时由朕,师臣,范文焕范爱卿,陆秀夫陆爱卿和各大战区的统帅组成,对了,君实,你在政务院的事宜就交给赵顺孙赵爱卿,今后便专注于军务。”

陆秀夫起立道:“是,陛下,臣遵旨。”

“军务院。”贾似道心中冷笑道,“又是这招,不过呢,看起來总算能将军改的时间延后了,这军务院我得发表下看法。”

“政务院在削老翁的权,这军务院不就是在削枢密院和兵部的权吗。”范文焕暗道,

贾似道想了想,意欲发言,却听我已经继续说道:“师臣的第四点是关于当今宋蒙的局势,自朕登基以來,蒙古人已经三次南下,最早的一次是一百多名黑衣人在会稽伏击朕。”说到这里,我脸色一沉,看着贾似道,“师臣你也知道,当时若非朕命大福大造化大,就已经成为刀下之鬼了,是了,师臣,这事调查了半年了,有结果了吗。”

“陛下,目前尚无确凿证据。”

“是吗,算了,此事也暂且不议,第二次呢,蒙古兵发襄阳,幸得吕文德将军临危不乱,不伤一兵一卒将其惊退,第三次就是近曰蒙古阿术兵犯庐州,虽然我军守住了城池,却折我四员大将,师臣,这说明了什么。”

贾似道正欲出声,我却不给其机会,又问道:“难道我军不进行军改,就沒有纰漏了吗。”

“陛下,这个嘛,臣以为,,,,,。”

我仍然不给其解释的机会,继续道:“正是因为我朝军务的问題不少,才让蒙古人三次南下,而且第一次还是在我京城附近的会稽,十万禁军啊,简直就是形同虚设,百名黑衣人突然出现在我京城附近也毫不知情,这样的禁军怎么能让朕高枕无忧呢,试想下,如果有一天,百名黑衣人突然出现在这宫中,禁军还來得及护驾吗,各位爱卿,在短短的半年内接连发生了三次,这难道是偶然吗,再说了,我朝水师的改制不也在进行中吗,蒙古人为何不从水路发动攻击呢。”

贾似道这次抢答得很快:“陛下,这是因为我朝水师强过蒙古之故。”

“恩,师臣,你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我点点头道,“就是因为我朝水师的势力远远超过蒙古,所以不管我朝水师怎么改制,蒙古人都不敢轻易从水路发动攻击,朕要改制陆军,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要让我朝军队的战斗力超过蒙古骑军,蒙古觊觎我朝,朕又何尝不是想收复北方故地呢,师臣,难道你就不想我朝军队的战力超过对手吗。”

贾似道似乎有些示弱道:“陛下,老臣并非反对军改,而是,,,,,。”

我再一次打断道:“朕來替你回答,师臣之意是赞成军改,但同时也在提醒朕要注意变革的节奏,不能过激,要在稳定的基础上求发展,师臣,是这个意思吧。”

“回陛下,正是。”贾似道无奈道,

“恩,不愧是朕之师臣,看问題就是看得深远啊。”

贾似道老脸微红,尽管心里直骂,却也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过奖。”

我接着又对范文焕道:“范爱卿,你是兵部尚书,应该很有发言权,你也來说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