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225章 钟表进行时(3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恩,不错。”我赞道,“杨筱之,你是怎么想到做这人偶的。”

杨筱之不知道我是谁,以为我也是大学老师,道:“这位先生,在下这也算家传技艺。”

“家传,仔细道來。”

“我杨家世居临安,在唐朝时,一位名叫杨务廉的先祖喜好人偶技巧,并研制了一个僧人模样的机器人,它手端化缘铜钵,能学和尚化缘,等到钵中钱满,还可自动收起钱,同时,还会向施主躬身行礼,自此后,这门技艺便传了下來,到了我父亲这一代,家中人丁不旺,父亲希望我能读四书,学五经,以博取功名,而我自幼却喜好此道,被父母斥为不务正业,父亲逝世后,我也沒有其它本事,只有这点祖传技艺,所以前來大学应聘,一來能够有口饱饭,二來可以专心研究。”

关于机器人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虽说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发明的机器人不过是些机械人罢了,但其器械设计之精巧,机械技术之高超,即便是现代人看來,也算是匪夷所思,叹为观止,只是我国的这些发明创造大都沒能发扬光大,以至于慢慢淹沒在历史长河中了,

这是一种悲哀,就像火药,我们的祖先发明出來,却被西方人制造出洋枪洋炮,反过來将枪口对准中国,

“恩,杨筱之,可以让我看看你这机器人地内部构造吗。”

杨筱之犹豫了一会道:“好吧。”

我走了过去,近距离地看着这具剖开了的机器人,“这里面的机械装置都是以齿轮或者齿轮组为主吧。”

杨筱之惊讶道:“正是,莫非先生也懂这些。”

我笑笑不语,突然心念一动,转身回到座位上道:“杨筱之,你知道我朝的水运仪象台吗。”

在北宋哲宗元佑十一年(1088年),时任吏部尚书兼侍读学士的苏颂和吏部会史韩公廉等人研制成一种大型仪器设备“水运仪象台”,这台仪器是一部复杂的机械装置,整个机械系统是利用漏壶流水作动力,使仪器经常保持在一个恒定的速度,和天体运行保持一致,又通过一套复杂的齿轮系统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运动,从而达到既能演示天象,又能以多种形式计时、报时,人把这种仪器称为“天文钟“,后世的钟表就是从这里演变出來的,

“知道,在下曾经在一本名叫《新仪象法要》的书上见过,这实为我朝之壮举啊,要是能够看上一眼实物就好了。”杨筱之有些羡慕也有些失落道,“在下之机器人远远无法相比也。”

水运仪象台是集国家之力发明出來的,当然不是杨筱之单枪匹马可以比拟的,

“杨筱之,你觉得你的机器人和这仪器相比,差在何处。”

“先生,在下仔细研究过《新仪象法要》,对于齿轮装置的运用,在下认为并不逊之,至于差别,在下以为有三点,一是水运仪象台构思之宏伟非我可及,二是仪器之精准也非我力所及,三是我也沒有这么多精致的齿轮。”

我听到第三点笑了起來:“所以你想加入临安大学,依托大学的财力完成你的梦想。”

“是,除了财力还有一点,在下听说大学里有很多能人,于是想借助集体之力,将在下的机器人做得更好。”

“好,那就进入大学吧,试用期三个月,具体事情这位沈先生会告诉你,我给你的项目不是机器人,而是钟表。”

“钟表,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