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目前还沒有,臣在军中每一旬便会组织一场挑战赛,每次都是李隆获得第一,后來,臣在军中挑选了三十名有潜质的枪手,组成了一个狙击小队,由李隆负责教导,但目前还是无人可以与李隆并肩。”
“看來各行业的天才都是凤毛麟角啊。”
“正是。”
我笑笑:“文璋,你们青年卫全体加入到御林军中,今后要和成年人一起训练,有沒有信心。”
“陛下放心,经过近一年的训练,臣相信青年卫不会比其他人差的。”
“好,有志气,今后你和张爱卿二人就是谢爱卿手下最重要的两员大将,千万不可给御林军抹黑啊。”
“是,臣等一定会让陛下满意的。”
“恩,以火枪手为主的御林军是我朝军队的先行者,火器是否能够取代冷兵器,就要看你们的了。”
“陛下放心。”张世杰道,“陛下,随着对火枪了解的深入,臣越來越感觉得火器迟早有一曰会取代现有的兵器成为军队的主流配置。”
“那是自然,目前最关键的一点是在火枪还沒有完全成形前,火枪手与其它兵种的搭配问題,这点你是怎么考虑的。”
“陛下,臣试过好几种组合方式,经过和李大人的反复商议,决定按照三二一的配制,也就是由三名火枪手加上两名身具武功的刀盾手以及一名投掷手的方式组合起來最为有效,陛下,当敌人骑军攻到近处时,火枪手可以给火枪装上刺刀,便从火枪手转化成长枪兵,由于火枪的重量超过长枪,所以在训练时,负重能力也是一项必须的训练项目,当然,火枪队在平时的商讨中,一致认为尽量不能让敌人的骑军冲到眼前,之所以要求刀盾手通晓武功,也即是因为敌人一旦到了近前,可以护着火枪手且战且走,正好,文璋的青年卫中有不少队员精通武艺,如能组合在一起就更加完美了。”
我也不知道这种方式是否有效,不过既然李庭芝也认可,想必一定有其道理,刀盾手,自是以刀为主,而福建林家的刀法又是我知道的武林世家中最强的,我一念至此,忙道:“谢爱卿。”
“臣在。”
“你擅长刀法,这些刀盾手以后就由你來负责训练了。”
“是,陛下,对了,臣是否可以从林家招募來一批高手呢。”
“当然可以。”
“有了林家之人相助,想必可以事半功倍了。”
我呵呵笑道:“那敢情是好,北伐乃是我朝之大事,朕是很欢迎武林志士加入的。”
文璋也道:“谢大人此举甚是明理,一举两得呢。”
谢道临有些糊涂道:“文将军,何为一举两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