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重于一切,
最后一部分是夏贵等所有参战将军们对于此次战役的看法以及有关此役各将士的功绩册,
“师臣。”
“老臣在。”
“军务院陆爱卿,兵部范爱卿。”
“臣在。”
“对于安丰之战有关的将士奖赏事宜由师臣率领军务院和兵部二个部门合议后提出。”
“是,臣等遵旨。”
负责此项工作的有军务院,有兵部,也有贾似道,却偏偏少了以往执掌兵权的枢密院,这种情形在最近的军事会议或者军事改革中屡屡出现,朝中有心的大臣们都已经腹中明了,军务院迟早会取代枢密院,就像大家的默契认识,政务院很快就会取代中书省一样,
“陆爱卿,军务院将安丰战役的得失整理后上报于朕,同时,将此案例作为我大宋皇家军事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道测试议題。”
“是,陛下,臣遵旨。”
“教育卫生部江爱卿。”
“臣在。”
“朕将有关报纸等刊物出版事项的审核职能交给你部新成立的新闻出版司,一会朝会结束后正好有军务院关于安丰战役的新闻发布会,你让出版司也同时出席,并将出版司的规章制度一并通告各大报行吧。”
“是,臣遵旨。”
“退朝。”
军务院和政务院都位于皇宫与原六部三省之间的孝仁坊,东临六部桥,
巳时三刻(上午10点半),位于军务院前院的大厅内來了不少报界之人及前來旁听的各界名流,临安各大报行的记者编辑几乎全都到场,这是继二曰前军务院宣布安丰大捷之后所召开的第二次有关安丰战役的新闻发布会,也是军务院自成立以來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安丰战役的胜利不但极大地鼓舞了大宋军队的士气,也使得民间百姓的信心开始恢复,蒙古铁骑似乎不再像传说中那么可怕了,我朝的将士一样可以将其击败,
关于朝廷的新闻发布,也是我对于朝政的一项改革措施,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正面宣导,來改变百姓心中朝廷懦弱无能的形象,而安丰之战的胜利无疑是一个极佳的契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