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叫到三千一百贯时,林志雄和身旁的郑虎臣略微商议后,再次举牌道:“四千贯。”
“公子,看來这林老板对于福建省的代理权势在必得啊。”
“恩,福建是其大本营嘛,而且从味精的销售來看,这林志雄应该尝到了甜头,萧天,那郑虎臣怎么也來了。”
萧天道:“是啊,公子,今早他们还來找过我,希望和我们合作有关农具的代工事宜,并问我公子有沒有空,说是要见见您。”
“我还以为他改做贸易了呢。”我笑道,“好,那就约他们明晚吧。”
农具的制作并不复杂,郑虎臣拥有整个江南东路最大的铁器作坊,即便在全国來看,也是数一数二的,在某些方面,苏州铁器的制作工艺甚至超过了朝廷的兵器作坊,宋无心的大船设计图稿已经完毕,有关铁器方面的零部件制作正在寻找合作商,我觉得郑虎臣的作坊或许有此能力,
竞拍福建路代理权的其它商家经过仔细衡量,最终放弃了举牌,林志雄以四千贯的高价获得了“中华御液”在福建省为期一年的独家代理权,
廖莹中在宣布林志雄竞拍成功后继续道:“下面是两浙西路的代理权竞拍,底价为三千贯华夏币。”
两浙西路的治所就在临安,这是南宋朝最为富裕的一路,按照后世的术语來说,两浙西路的GDP占到了整个国家GDP的四成以上,从这次拍卖会上的底价來看,两浙西路的起始价也是最高的,是福建省的三倍,而其所辖区域还远远小于福建省,
两浙西路竞价之激烈可谓这次拍卖会之最,用惨烈二字來形容也不为过,从三千贯华夏币的低价开始,几乎沒有停顿地就被众多的商家喊到了五千贯,
和福建省的商家相比,临安城的商行有二点明显不同之处,首先是他们对于这种白酒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其它各路的商家,在竞拍之前,临安城的商界人物人人都在同乐楼里品尝过中华御液,虽说价位很高,但一个多月來,排着长队在同乐楼等位的场面延续至今,仅凭这点,这些商人便无不眼红;另外一处不同就是临安的商家大多数和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朝廷沒有明文规定,官员是否可以经商,但历代宋朝帝王对此均是不予过问,任意随之,到了南宋末年,临安城里的商和官早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商在前,官在后,因此这些商家的实力都颇为不弱,远非其它各路各省的商人可比,
虽然和泉州蒲家无法相比,但林志雄在福建省内的生意场上却是属于大亨一级的人物,仅管如此,在商贾云集的临安却只能算得上是中游偏上,一直以來,林志雄都想将其商行的重点业务转到临安,不过却始终沒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八千贯华夏币。”林志雄的声音不大,却是毫不拖泥带水,
这一下让众多的竞拍者全都哑然,目光齐聚到林志雄身上,良久后,才有另外一个声音响起:“八千一百贯。”随即又有人喊道:“八千二百贯。”只是这两人的声音已经让人感觉到一丝颤抖,显然是底气不足,
林志雄面带微笑,举牌道:“九千贯。”
“九千贯。”
“真的达九千贯了。”
“老林有把握吗。”
这一次冷场的时间更长,廖莹中见一时无人举牌,便大声道:“九千贯华夏币第一次。”
“九千贯华夏币第二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