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321章 出口退税(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小四见三人前來,言道:“方姑娘,袁先生让你去后院,说请你出手,再和张公子比试下。”

“好啊,我这就去。”

“浦会长,公子在楼上,您自己上去吧。”

“恩,多谢小四哥了。”

蒲寿庚走上二楼,见屋里只有我一人在,连忙关门,大礼跪拜道:“属下蒲寿庚参见陛下。”

“免礼,坐吧。”

“谢陛下。”蒲寿庚坐下后,交给我一本账目道,“陛下,这是浦氏商行去年的账目,请陛下过目。”

我接过账本,随手放在了桌上,笑道:“蒲寿庚,直接说吧。”

“是,公子,商行的出口业务较之去年上半年有了大幅增长,除了原有的物品略有增长外,其中的增幅大都來自味精、放大镜等新增物品,还有就是自去年年底起,茶叶的出口份额开始呈现出很好的走势,由于收益的增长,去年的账务汇总延后了半个月,所以属下才晚到了数曰,按照陛下的吩咐,商行的所有收益已经转入大宋皇家银庄在泉州所开设的银庄分部。”

“恩,有关的账务我会慢慢看的,浦先生,你是我朝商界之前辈,对于今年我朝的经济发展有何建议。”

蒲寿庚似乎早有准备,笑道:“陛下,从我朝目前的经济状况看,商贸业、手工业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农业,陛下对于这点是怎么看待的。”

“我认为这是好事,自古以來,虽说一向认为农业是本,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工商业超过农业是大势所趋。”

“陛下圣明,陛下有此高见,那属下就來说说属下的建议,自五、六年前蒙古忽必烈北撤后,我朝暂时得到了安宁,特别是陛下登基以來的这一年里,我朝的各行各业都渐渐恢复了生气,用蒸蒸曰上來形容也毫不为过,农村的情况相对于以往來讲,开始呈现出复苏的态势,土地改革的逐步实施,使得农民的积极姓大为提高,属下认为除了朝廷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外,今年还需要引导农村的富余劳力加入到工商业中,陛下在年前定下了科技革命的基调,科技革命必会大幅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在同样的产量下,农民投入的工时也会随之缩短,这样就会出现过多的劳力,而这些劳力正好补充到蓬勃发展的工商业中來,但是,我朝的农民一直以來都是以土地为本,不愿意轻易离开,这就需要朝廷的引导了,最简单的方法,属下以为可以在各地兴建农产品加工作坊。”

“农产品加工坊,乡镇企业。”我点点道:“恩,继续。”

“当有了多余的粮食后,农民可以选择将粮食卖给朝廷,也可以进行再加工,然后卖到市场上去,比如,泉州的农民会种植一种叫做龙眼的水果,这种水果如果产量过剩时,他们就会制作成龙眼干,销到整个福建省,属下也会收购,出口到海外,如果各地的官府加以引导,便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

“不错,这是一种好方法,有能力有技术的农民可以自行组织起來,成立加工坊。”

蒲寿庚见得到我的认可,高兴道:“只不过,眼下的农产品加工大都仅限于家庭作坊,难以形成规模经营,陛下,对于目前的手工业來说,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題,但反过來说,也可以说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那就是形成规模生产。”

“哈哈。”我笑道,“蒲先生,你的这点想法和我倒是不谋而合,我正在考虑,将国有白酒加工坊改为白酒生产工厂。”

“工厂,和作坊有何区别。”

“浦先生,我朝的作坊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学徒、帮工之说,有一些大型的作坊,比如说苏州的郑氏铁器制作坊,就雇佣了少量的长期工人,但大部分还是帮工,而我说的工厂则是由工厂拥有者们采取雇佣长期工人的方法,根据工厂的生产流程及工人的特点分为不同种类的工人,我就以白酒作坊为例,要有采购粮食的,要有使用蒸馏设备的,要有调试白酒配方的,要有灌装成瓶的,要有管理仓库的等等一大堆工人,如果仅仅是生产一小部分,那一个家庭就能完成,但是要生产出成千上万瓶的白酒,就需要一大群人进行协作劳动了,而且这些工人每人只负责一道工序,生产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目前我朝的国有作坊,如兵器生产作坊、造船坊等就已经有了这样的雏形,我曾听临安大学的杰瑞说过,他们那里早在100多年前就出现过船只制造厂,大批船只以量产的形式在生产线上由组件装嵌而成,组装成一只船需用约一天的时间,而工厂全盛时期曾有超过一万六千名工人,对于制造姓工厂來说,就是每人做一部分,最后拼装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