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

第一百零七章 县令选举(上)(2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有心之人还是有的,比如说那位姓庞的举子,在听过知府宣读行文之后,他马上明白了岳大人的意思。

想要让百姓选我,起码得让百姓知道我的名字呀,最好也得把我当了县令之后,如何治理地方的计划告诉百姓,这样的话,肯定会得到百姓的支持和认可。打定了这个主意,庞举人再次来到县里,便马不停蹄的行动起来。

岳大人给了他们不少盘缠,要是省点用的话,这次折腾下来,还有剩余。庞举人就是一个比较节俭的人,先前到来,住店住最便宜的,吃饭吃简单的,所以现在还剩不少。他把盘缠拿出来,在当地雇了两个向导,帮助他一起出外宣传。

怎么宣传呢,他先是书写了许多文稿,把自己参选县令的事情写的明白,接下来就是写自己若是被选中当了本地县令,会如何治理地方。如理清诉讼,诉讼方面,对于百姓来说,很是重要,县里就这么一个衙门,打官司都在这里,县令能做到不偏不倚,便是好官了。接下来还有,庞举人所参选的县是嘉兴府海盐县,海盐县就在海边,渔业发达,多是渔民,所以庞举人在上面写着,自己当了县令一定大力鼓励渔业,在海边兴建码头,方便船只停泊。

当然,这只是方便渔民的,各个地方也要因地制宜。庞举人在向导的带领下,走访各个乡镇,到了地方,先查访地方有何不足,比如说是不是路该修了,是不是桥该修了,百姓对生活有什么想法。理清之后,一并写在告示上,张贴在镇口。然后,他再让向导敲锣打鼓,自己亲自在镇上演讲,讲的内容,其实就是告示上的内容。

这样一来,镇上的百姓,也就认识了庞举人,对他的提议,也是相当满意,决定将自己的选票投给他。

庞举人先下手为强了,他的做法,很快被一起来海盐县竞选的士子听说。这些士子也着急了,立刻向庞举人学习,也开始书写大字报。请人四处张贴。

庞举人的竞争对手中,有一个姓马的进士,这位马进士是三甲二十名,考到三甲的,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前途了,入阁拜相那是不可能的,想要当个尚书、侍郎,还得看自己的运气。马进士的运气不太好,别说曰后当什么尚书、侍郎了,现在连个官都没排上,还得在家等着分配。他来到浙江之后,见别的地方竞争太过激烈,也选择了海盐县,寻思着当个县令就行。自己的学历,起码要比那些举人高吧,不管怎么选,这个县令也应该是我的。结果他现在终于明白,这东西应该不是看学历,是要看百姓是否认识你。他照葫芦画瓢,写了一些大字报,请人帮忙四处张贴,以求挽回颓势。可是,这位马进士的文笔实在太好,满口的之乎者也,他写的告示,百姓根本看不明白。而且,他也不好意思像庞举人一样,当街演讲献丑。于是,高下立分。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