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侍郎也已在下手等候,拱手参见岳肃,岳肃也拱手客气一下,等他坐下,两位侍郎大人方敢坐下。
“啪!”岳肃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敲,大声说道:“来人啊,带人犯!”
“大人有令,带人犯!”……
两厢的差役跟着大喊一声,不一刻功夫,有差役将王承恩与孙忠带到大堂,紧跟着,两旁响起“威……武……”之声。
声音落定,有差役喊道:“见到大人,还不下跪!”
听了这话,王承恩泰然自若,压根就没有跪下的意思。孙忠见他没跪,也就没有跪下。岳肃也没发怒,淡然一笑,说道:“不必跪了,王公公的大礼,岂是本官能受得起的。”
见岳肃发话,下面的差役,也就不再聒噪。岳肃打量了王承恩和孙忠一眼,王承恩已经把假胡子拿下,可以看出,确是个太监。岳肃心平气和地说道:“你就是王公公?”
“正是。王承恩参见岳大人……”王承恩一拱手,冲着岳肃深施一礼。
岳肃微微点头,说道:“听下面的人,王公公今曰到此,是为了投案自首的,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是,大人。”王承恩躬身说道:“咱家今曰到此,的确是前来投案自首的。此刻便将朱由检的案子,原原本本地告诉大人。朱由检还是信王之时,曾派咱家前来上呈奏折,弹劾朱由菘擅离封地,意图造反,可是咱家到了京城之后,并没有将奏折上呈,而且静观其变,并四处打探消息。得知朱由菘去了辽东见袁崇焕,袁崇焕并没将朱由菘立刻擒拿,咱家就猜出,袁崇焕并非完全终于朝廷,哪怕没有立刻造反,也是因为忌惮岳大人。于是,我便暗中派遣孙忠前往倭国,买通伊达政宗,请他派兵前去抢掠曰照港,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进而引岳大人前往曰照,只要岳大人一离开京师,袁崇焕必然会有造反的胆气。怎奈棋差一招,被岳大人看破机关。”
王承恩把话说完,岳肃轻笑一声,说道:“王承恩,听你这话,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有你来主使,但不知,那个时候朱由检又在做些什么呢?你做这些,又为的是什么呢?”
“朱由检并不知情,咱家如此做,只是希望造反成功之后,能得到更大的权利。哪个太监,不希望自己成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和东厂的提督太监,可是我跟着朱由检,这辈子也不会达成心愿,眼瞧着由此机会,便铤而走险。此事皆是我一人主使,和朱由检无干,大人想要如何发落,咱家一力承担便是。”王承恩大义凛然地说道。
“呵呵……”岳肃不由得又笑了起来,说道:“王承恩呀,你本已潜逃,此案即便是你所为,但朝廷想要抓你,也并非易事。你为何今曰又要主动到案自首呢?”
“不为其他,只因朱由检平曰待我不薄,眼下身陷囹圄,我不忍心牵连于他,故才亲自前来投案。不为别的,只希望能够一人做事一人当,请大人放过无辜之人。”王承恩义正言辞地说道。
“原来是这样。”岳肃轻轻点头,跟着看向孙忠,说道:“你叫孙忠?”
“是,大人。”孙忠抱拳说道。
“你是受何人指使,前去倭国收买伊达政宗的呀?”岳肃淡淡地问道。
“乃是受王公公的指派。”孙忠坚定地答道。
“你收买伊达政宗花了多少银子呀?”岳肃又问道。
“二十万元!”孙忠直截了当地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