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本地士子都站起身来,连连施礼:“晚生拜见文同知老大人,拜见教授老大人。”
吴节这才知道来的是成都府同知文大人和府学教授。
文同知是六品命官,年纪不大,也就三十来岁,身穿青色官袍。他在这一行人中地位最高,又掌管一府的曰常政务,就轻轻咳嗽一声,说了些宗之先生这次从云南回乡创办书院,是我成都府文教的一大盛事。我蜀中文化昌明,自古就出了杨子云,司马相如这样的大家。文章乃是千古大事,本官掌管一府文教,有推行礼仪,本官听闻此事心中欢喜,云云。
这中官话套话吴节自然没有兴趣听,一边自顾自地喝就吃东西,一边偷眼观察唐家的家长唐老爷。
说起来,他也是自己的准岳父。吴节先前听姜、黄二位书生说唐家小姐生得花容月貌,心中不觉有些好奇。古人的审美观和现代人有很大出入,古人心目中的美人,对现代人而言未必不是丑鬼。
就拿清朝来说吧。提起皇帝的老婆,一般人都会用“**佳丽三千”来形容。可当吴节在网上看到所谓的大美人珍妃的照片之后,差一点吐了出来。
还有那个什么清朝第一名记赛金花,准一个干瘪的小老太太。
从那时起,他对古人口中的美女抱有极高的警惕。
俗话说,女儿像父亲,从唐老爷身上就能看出那唐家小姐长得如何。
这一看,吴节叫了一声“乖乖”,然后又叫了一声好险。
这唐家老爷长得真是喜庆,圆团团矮胖子一个,好一个明朝版的曾志伟。
父亲如此,女儿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还好自己本就没打算娶唐宓,有将他们得罪到死,总算是逃过了一劫。
文同知训完话后,就有士子上前问:“文大老爷,宗之先生怎么没有来?”
众人也觉得奇怪,按说这场诗会是为杨宗之选拔学生的,他这个当事人反看不到人影。
旁边,唐老爷有点尴尬:“各位,宗之先生长途跋涉,回川之后有点水土不服,就不过来了。”
旁边,成都府学教授摇头苦笑:“宗之先生真是名士风范啊!”
还是文同知豁达,一笑:“宗之先生乃是隐逸之士,喜静,不过来了,这里就由本官主持。如此,就不说废话了,不过是录取几个学生罢了。诗词一物,急切之间难有佳作,不如先出题目,也好让大家先做准备。”
听到要出题目,三百士子同时一凛,皆直起了身子。
文同知扫视众人一眼,然后淡淡道:“宗之先生说了,他这次从云南回乡,经贵州而三峡,再逆水而上蜀中。行路虽坚且难,然山河之壮美又岂是闭门不出的书生所能见识的?他的这第一题就以三峡、蜀道为题,以一个时辰为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