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才子

第六十四章 文魂(求推荐票)(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北宋的经义考试,因为没有明清时的那么多束缚,行问酣畅恣肆,就其意境和美感,比起后人来根本就是浩月与萤火之别。

尤其是其中最具代表姓的三苏和王安石,更是个中妙手。

刚开始的时候,吴节还想过抄一篇明末八股好手**星、顾宪成等人的文章上去,以他们在八股文上的圆熟融通,想拿第一不过是探囊取物。

可意识到这次考试不但要赢,还要赢得漂亮时,吴节决定抄八大家的文章。

本来王安石和苏东坡是最佳选择,可惜他们没写过同题的文章,恰好苏辙有一篇同题作文,只好退而求其次。

可即便如此,依旧足够秒杀一切了。

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在古文写作中成就极高,否则也不可能挤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辙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而吴节成名靠的却是杜甫的《咏怀》诗和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三篇作品题材虽然不同,却都蕴涵一股滂沱大气,与苏辙文字中的浑厚精妙一脉相承,正好适用。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这时候浓得化不开的黎明的黑暗之中,吴节将最后一句写完:“故曰: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养志以致气,盛气以克体,体充而莫敢逆,然后其气塞于天地矣。“

至此,这一篇九百字的八股文终于写完了。

手心微微发热,可情绪却已经被完全调动起来。

吴节只觉得一身的精气神都好象被这最后一笔耗尽了。

他扔掉笔,缓缓坐下,转头对旁边的衙役微笑道:“麻烦,掌灯!”

抬头看去,一线天光隐约从东方透来。

吴节突然暗叹:如此文章一出,十年之内,再没有考官会以此句做为考题了!就算换当世第一作文好手张居正、谭纶、高拱来写,也不可能比苏子由写得更好。

这就是文化的代差。

灯笼终于亮了,眼前一片通明让吴节微微虚起了眼睛。

文同知突然急冲冲地跑过来,低头看去,却见吴节所写的文章字字都不过蚕豆大小,规矩方正地填在红色暗格中,干净得好象是雕版印刷一样,竟无一字潦草。

而这一切却都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写出来的。

又定了定神,文同知有仔细地看起了文章的内容。只片刻就将三页稿子看完,然后深吸了一口清晨的冷风,想说些什么,喉咙里却不由自主地发出不为人听到的呜咽:如此文章,字字句句说到人心坎里。诗词小物,同圣人之言,微言大义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