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才子

第三百六十九章 这感觉很好(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申时行:“同士贞出身官宦人家不同,申时行乃是寒门士子,父母去世得早,从小就养在舅舅家。记得母亲去世时对我说,大娃啊,你爹死得早,娘现在又要走了,我们家算是完了。要想重振家声,只能靠读书这一条路可走。你读书了得,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因为家道中落就跌了志气啊……娘,儿子今天算是替你争气,没辜负你啊……”

眼泪又落了下来。

吴节心中也不好受,手中的申时行身体很软,就好象没有了力气,再看看阴下去的天色,心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涌上喉头。

只觉得这天特别的高,申时行站在下面显得又是如此地小,偏偏又奋力地想上攀登。

就如同一颗不屈的灵魂。

这何尝不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写照?

走到午门后,除了一甲前三,其他人都要去礼部等候。

吴节拍了拍申时行的肩膀:“申兄弟且去礼部,吴节去去就回。”

申时行已经恢复正常,笑道:“亮马夸街,乃是状元、榜眼和探花才有的荣耀,我等也只有看着羡慕的份,真想重考一次啊!”

吴节哈哈一笑:“一甲前三又如何,不过是代表我考得不错,将来进了官场,浮浮沉沉,辗转际遇,谁有说得清楚呢!再说,申兄不也点了翰林,说起来,你我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

虽然不明白吴节口中所说的“起跑线”是什么东西,但大约的意思申时行还是懂得的,摆了摆头:“现在还不能说是铁定进翰林院。”

吴节大奇:“这又是为何?”

申时行:“还得有一次复试,谓之选馆,选中的才能称之为庶吉士。”

原来,殿试传胪后的十曰,建极殿又要举行进士朝考,以选拔翰林院庶吉士,称“馆选”。

一甲前三直接保送进翰林院,自然不用去考。

四到十名,也就是二甲的第一到第七名则要去走一个过场。

朝考内容无非诏、论、疏、诗、赋等形式,前后不一;成绩分为一、二、三等。庶吉士的录取要综合复试、殿试和朝考三次考试的成绩等第,而以朝考成绩为主。一般说来,考殿试二甲、复试、朝考一等者肯定录取;朝考成绩同时也是进士授官的依据。复试、殿试、朝考均重视楷法,书法不好者难取优等。

其实,也就是考一下考生的综合素质,看是否具备做翰林学士的资格。

考生和主考都不太认真,大约过得去就行了。

一般来说,都会过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