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子

第二百二十九章 转折(9)(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没有银子,就无法以国法来约束军队,军队缺饷,将领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抵抗上命,甚至是皇命。

没办法,皇帝还不差饿兵!

刘泽清带兵在山东时,几次顶撞圣旨无事,不就是因为缺饷这两字?朝命一下,缺饷的理由一出,官员们和皇燕京是无法可想。因为一旦将领这么说,没有银子,就没有办法以国法来制衡,在银子面前,朝廷也气短哪……国家几次加赋,弄的民间民不聊生,西北和河南大规模的造反,不就是流民没有赈济,然后一呼百应闹出来的事?

李自成搅的天下大乱,可之前是在驿站老老实实的干驿丁,若不是皇上想省几两银子裁撤了大部份的驿站,李鸿基此时恐怕还在陕北老老实实的干着驿丁咧……这一下,以两府之地,收入有大明加了三次饷之后的一多半了,如果不是事实摆在眼前,在这里得意洋洋,就差有条尾巴晃一晃的是多年的至交好友,一等一的聪明人的话……如果是在半年前,有人告诉自己,两府之地能掏腾出一年两千万不到的收入,恐怕自己能当场笑掉大牙!

“殿下……”陈名夏率先站起,眉宇间尽是欢喜与激动之色,长揖而拜,朗声道:“臣为殿下贺,有此收入,可练十万强兵,国朝大事可为矣!”

“臣为殿下贺!”

“臣亦为殿下贺!”

一时间,殿内是喜气洋洋,所有人都是长拜而贺,眉眼之间,都是隐藏不住的笑意。

朱慈烺自己倒是有点儿哭笑不得。

今天议的是清军动向,还有陕北李自成的动向,就算是熟知历史,在决定整个国家民族气运生死存亡的关头,以他一个人的智慧也是决断不下来,召集这一场会议,就是要集思广益,为将来数月和一年内的行止做一个最优的决定。

结果倒好,一群臣子,不分文武,此时在为银子收入大张旗鼓的拜贺……这算是哪门子的议政。

“好了,好了!”

他不得不打断众人的拜贺,摇头笑道:“我们还是接着议刚才的事吧。”

“是,臣先说吧。”

冯恺章此时心情大好,虽然还有火铳的事悬在心上,不过还是神色愉快的向着朱慈烺道:“殿下,现在我们有钱有粮,军需不足,也只是小事。下一步,生铁火药等物,一定要备足,然后足饷足械,以现在的练法,可得四万强兵。再加上徐镇改编,镇军也有五万以上。以多铎所部,不过五六万人,就算咱们野战不得胜,以淮泗一带水网密布,坐拥坚城,多铸大炮倚城而守,耗也把他们给耗走了。我大明国力雄厚,等东南诸省再有捐纳,厘金,赋税粮饷充足,百万大军指曰可期,到时不论是流贼还是东虏,也不过就是派遣上将征伐的事了!所以,当务之急,不过就是拖时间!”

“冯镇的话,也正是臣想说的。”陈名夏也庄容道:“殿下说,建奴要征流贼,而怀庆那边流贼动员数万大军要和建奴打,那么,就叫他们先狗咬狗去,咱们大明国力远在他们之上,多拖一时,咱们多几分胜算,岂不是好?”

“臣意云然!”龚鼎孳今晚出了风头,不愿再多说什么,再者,这两人所说,也正是他心中所思,是以很痛快的点了头,表示赞同。

郑元勋与魏岳,李恭等人,亦是点头赞同。

今晚所议,除开燕京的军政情报,就是朱慈烺所说的将在十月左右发生的几场大战。

原本多尔衮犯了大错,可以说,是致命的大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